1、波涛汹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2、碧空如洗 [ bì kōng rú xǐ ]
释义: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3、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4、春风风人 [ chūn fēng fèng rén ]
释义: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5、春风和气 [ chūn fēng hé qì ]
释义: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6、春风夏雨 [ chūn fēng xià yǔ ]
释义: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7、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8、踔厉风发 [ chuō lì fēng fā ]
释义: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9、大风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释义: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10、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11、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12、鹅毛大雪 [ é máo dà xuě ]
释义: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13、飞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释义: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14、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释义: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15、风吹雨打 [ fēng chuī yǔ dǎ ]
释义: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16、风掣雷行 [ fēng chè léi xíng ]
释义: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出处:清·无名氏《游越南记》:“洋场马路,纵横井井,虽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马车洋车往来络绎,风掣雷行。”
17、风和日暖 [ fēng hé rì nuǎn ]
释义: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出处:宋·刘斧《青琐高义·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18、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释义: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19、风吹草动 [ fēng chuī cǎo dòng ]
释义: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20、风风雨雨 [ fēng fēng yǔ yǔ ]
释义: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出处: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21、风清月皎 [ fēng qīng yuè jiāo ]
释义: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出处: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22、风清月朗 [ fēng qīng yuè lǎng ]
释义:风凉爽,月明亮。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23、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释义: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24、风起水涌 [ fēng qǐ shuǐ yǒng ]
释义: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5、风起云涌 [ fēng qǐ yún yǒng ]
释义: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6、风调雨顺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释义: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27、风雨交加 [ fēng yǔ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28、风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释义: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9、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释义: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30、粉妆玉砌 [ fěn zhuāng yù qì ]
释义: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出处:《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哪些词语是来形容风(1个)
- 化雨春风见〖春风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