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读不厌 [ bǎi dú bù yàn ]
释义: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稗官野史 [ bài guān yě shǐ ]
释义: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出处:《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3、闭户读书 [ bì hù dú shū ]
释义: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4、秉笔直书 [ bǐng bǐ zhí shū ]
释义: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5、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6、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释义: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7、博览古今 [ bó lǎn gǔ jīn ]
释义: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8、残缺不全 [ cán quē bù quán ]
释义: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9、残膏剩馥 [ cán gāo shèng fù ]
释义: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10、刺股读书 [ cì gǔ dú shū ]
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11、藏之名山 [ cáng zhī míng shān ]
释义: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出处:三国·魏·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12、插架万轴 [ chā jià wàn zhóu ]
释义: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形容藏书丰富。
出处:语出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13、大书特书 [ dà shū tè shū ]
释义: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出处: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14、丹书铁契 [ dān shū tiě qì ]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15、丹书铁券 [ dān shū tiě quàn ]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16、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释义: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17、读书三到 [ dú shū sān dào ]
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18、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19、读书种子 [ dú shū zhǒng zǐ ]
释义: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20、读书得间 [ dú shū dé jiàn ]
释义: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21、断简残编 [ duàn jiǎn cán biān ]
释义: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22、丹书白马 [ dān shū bái mǎ ]
释义: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23、读书君子 [ dú shū jūn zǐ ]
释义: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24、读书破万卷 [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
释义: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5、咄咄书空 [ duō duō shū kōng ]
释义: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26、废书而叹 [ fèi shū ér tàn ]
释义: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7、焚书坑儒 [ fén shū kēng rú ]
释义: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28、燔书阬儒 [ fán shū gāng rú ]
释义: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29、燔书坑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释义: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30、飞书走檄 [ fēi shū zǒu xí ]
释义:迅速地书写文件。
出处: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形容书本情节的成语(122个)
••阅读 880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书本知识的成语
白面书郎,百读不厌,稗官野史,伴食中书,闭户读书,闭门读书,别风淮雨,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博览古今,不刊之书,不学无术,不计其数,残章断简,残缺不全,残膏剩馥,藏之名山,藏诸名山,插架万轴,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券,丹书铁契,丹书白马,…
形容书故事情节好看的成语
爱不忍释,别有天地,别有洞天,不忍释卷,不忍释手,回味无穷,令人神往,耐人寻味,拍案叫绝,引人入胜,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形容书本内容精彩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层出不穷,传神写照,荡气回肠,得意洋洋,点睛之笔,动人心弦,回肠荡气,津津有味,精妙绝伦,精彩逼人,扣人心弦,懵然无知,妙趣横生,妙语连珠,神采奕奕,身临其境,手不释卷,文不加点,文从字顺,文思敏捷,无与伦比,喜气洋洋,下笔有神,一波三折,…
形容书本内容精彩的成语有哪些
百读不厌,博览群书,不计其数,才华横溢,虫书鸟篆,出神入化,丹书白马,动人心弦,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奋笔疾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胡编乱造,黄耳传书,回味无穷,豁然开朗,寄雁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精妙绝伦,绝无仅有,开天辟地,扣人心弦,夸…
形容剧情情节的成语
峰回路转,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环环相扣
形容下雨的情节的成语
暴风骤雨,叱咤风云,础润而雨,春风化雨,大雨如注,大雨倾盆,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反复无常,粪土不如,风潇雨晦,风雨凄凄,风雨同舟,风雨交加,风雨无阻,风雨飘摇,风雨如磐,风雨萧条,覆雨翻云,和风细雨,急风暴雨,疾风暴雨,疾风骤雨,狂风暴雨,…
形容书本外观的成语
白面书郎,伴食中书,闭户读书,闭门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不刊之书,不学无术,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券,丹书铁契,丹书白马,读书君子,读书得间,读书破万卷,读书三余,读书三到,读书种子,咄咄书空,燔书阬儒,燔书坑儒,废书而叹,飞书走檄…
形容电影故事情节的成语
荡气回肠,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感人至深,感人肺肝,感人心脾,惊心动魄,沁人心脾,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