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2、百炼成钢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释义: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3、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4、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释义: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5、不甘示弱 [ bù gān shì ruò ]
释义: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6、才气无双 [ cái qì wú shuāng ]
释义: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7、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8、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9、扯鼓夺旗 [ chě gǔ duó qí ]
释义:形容作战勇敢。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10、冲云破雾 [ chōng yún pò wù ]
释义: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11、初生之犊 [ chū shēng zhī dú ]
释义: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12、初生之犊不畏虎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
释义: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13、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14、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15、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16、断头将军 [ duàn tóu jiāng jūn ]
释义: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18、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19、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释义: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20、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释义: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21、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22、刚毅木讷 [ gāng yì mù nè ]
释义: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3、钢筋铁骨 [ gāng jīng tiě gǔ ]
释义: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24、鼓舞人心 [ gǔ wǔ rén xīn ]
释义: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25、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27、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28、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释义: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29、弘毅宽厚 [ hóng yì kuān hòu ]
释义: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30、浑身是胆 [ hún shēn shì dǎn ]
释义: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形容失败不可怕的成语大全(150个)
••阅读 4626
形容失败不可怕的词语大全(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不可计数的成语和意思
不计其数,来来往往,屈指可数,数不胜数,不可计数
形容考试失败的成语
必不挠北,成败利钝,成败得失,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谨慎小心,前功尽弃,败军之将,半途而废,不见棺材不落泪
形容失败时心情的成语
绝处逢生,柳暗花明,踏破铁鞋,踏破铁鞋无觅处,大喜过望
关于失败的心情的成语
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悲痛欲绝,怅然若失,成王败寇,肝肠寸断,寒酸落魄,灰心丧气,绝处逢生,乐不可支,乐乐陶陶,乐以忘忧,柳暗花明,面如死灰,其乐融融,前途渺茫,全功尽弃,如释重负,失魂丧魄,失魂落魄,思前想后,踏破铁鞋,踏破铁鞋无觅处,天塌…
表达失败的成语有哪些
骄兵必败,溃不成军,全军覆灭,全军覆没,损兵折将
形容做人很失败的成语
拜赐之师,败不旋踵,败于垂成,败绩失据,必不挠北,不可收拾,成王败寇,成败利钝,成败得失,成败兴废,成败论人,称帝称王,重振旗鼓,垂首丧气,大败亏轮,打落水狗,重蹈覆辙,得失在人,得失成败,得步进步,东野败驾,覆车之鉴,覆舟之戒,覆车之轨,…
没有目标很可怕的成语
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惶惶不可终日的成语
不可终日,惶惶不可终日,惊恐万状,临危不惧,神不守舍,闻风丧胆,无所畏惧,心慌意乱,心神不定,处之泰然,惊惶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