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释义: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笨嘴笨舌 [ bèn zuǐ bèn shé ]
释义: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3、拨嘴撩牙 [ bō zuǐ liáo yá ]
释义:指挑拨是非。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4、打牙配嘴 [ dǎ yá pèi zuǐ ]
释义: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5、钉嘴铁舌 [ dīng zuǐ tiě shé ]
释义: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6、点头咂嘴 [ diǎn tóu zā zuǐ ]
释义:表示同意、赞赏。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7、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
释义: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8、乖嘴蜜舌 [ guāi zuǐ mì shé ]
释义: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9、黄口小儿 [ huáng kǒu xiǎo ér ]
释义: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10、鸡烂嘴巴硬 [ jī làn zuǐ bā yìng ]
释义: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11、尖嘴薄舌 [ jiān zuǐ bó shé ]
释义: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12、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释义: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13、箭穿雁嘴 [ jiàn chuān yàn zuǐ ]
释义:比喻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15、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6、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17、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18、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19、课嘴撩牙 [ kè zuǐ liáo yá ]
释义: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20、嗑牙料嘴 [ kē yá liào zuǐ ]
释义:多嘴多舌。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21、磕牙料嘴 [ kē yá liào zuǐ ]
释义:多嘴多舌。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22、口耳相传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释义: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23、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释义: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24、麟角凤嘴 [ lín jiǎo fèng zuǐ ]
释义:觜: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
出处: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25、驴唇不对马嘴 [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26、驴唇马嘴 [ lǘ chún mǎ zuǐ ]
释义: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27、驴头不对马嘴 [ 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28、牛头不对马嘴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29、贫嘴贱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释义: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30、贫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释义: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形容嘴角的四字成语(103个)
••阅读 90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脚步声很轻的四字成语大全
步履如飞,步履维艰,步履蹒跚,大摇大摆,大步流星,跌跌撞撞,婀娜多姿,鹅行鸭步,非同小可,飞针走线,风驰电掣,高视阔步,光明正大,鬼鬼祟祟,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凌波微步,炉火纯青,默默无闻,捏手捏脚,蹑手蹑脚,悄无人声,悄无声息,轻手轻脚,…
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
轻而易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左萦右拂
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
赤胆忠心,大公无私,捐躯殉国,克己奉公,死得其所,为国捐躯,以身殉职,以身殉国,高风亮节,重于泰山
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明事理,穿云裂石,寂然无声,惊天动地,千千万万,人声鼎沸,身临其境,事半功倍,天震地骇,呜呼哀哉,响彻云表,响彻云际,响彻云霄,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哀天叫地,畅叫扬疾,大仁大义,大包大揽,大吃大喝,大吉大利,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大呼小叫,大哄大嗡,大吹大打,大喊大叫,大喊大吼,大富大贵,大开大合,大彻大悟,大恩大德,大慈大悲,大摇大摆,大是大非,大智大勇,大本大宗,大模大样,大澈大悟,…
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
苍翠欲滴,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绿草如茵,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银装素裹,郁郁葱葱,洁白无瑕
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明事理,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字正腔圆
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
欢喜冤家,奸夫淫妇,狼狈为奸,露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