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释义: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2、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3、断雁孤鸿 [ duàn yàn gū hóng ]
释义: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5、鸿鹄之志 [ hóng hú zhī zhì ]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衡阳雁断 [ héng yáng yàn duàn ]
释义: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出处: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7、花容月貌 [ huā róng yuè mào ]
释义: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8、轻如鸿毛 [ qīng rú hóng máo ]
释义: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
释义: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燕雁代飞 [ yàn yàn dài fēi ]
释义: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12、雁过拔毛 [ yàn guò bá máo ]
释义: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13、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释义: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14、羞花闭月 [ xiū huā bì yuè ]
释义: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5、鸿雁哀鸣 [ hóng yàn āi míng ]
释义: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16、不分上下 [ bù fēn shàng xià ]
释义: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17、目断飞鸿 [ mù duàn fēi hóng ]
释义: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形容大雁的词语词语(1个)
-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