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释义: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2、笔大如椽 [ bǐ dà rú chuán ]
释义: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3、不见经传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释义: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4、不声不响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释义:指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5、大笔如椽 [ dà bǐ rú chuán ]
释义: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6、鼎鼎有名 [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释义: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7、附骥名彰 [ fù jì míng zhāng ]
释义: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8、龟毛兔角 [ guī máo tù jiǎo ]
释义: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9、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释义: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10、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1、空头支票 [ kōng tóu zhī piào ]
释义: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出处: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12、碌碌无闻 [ lù lù wú wén ]
释义: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出处:宋·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13、没世无闻 [ méi shì wú wén ]
释义:指终身不为人知。
出处: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14、骑曹不记马 [ qí cáo bù jì mǎ ]
释义: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 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
15、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16、兔丝燕麦 [ tù sī yàn mài ]
释义: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17、徒拥虚名 [ tú yōng xū míng ]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出处: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18、兔角龟毛 [ tù jiǎo guī máo ]
释义: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19、望而生畏 [ wàng ér shēng wèi ]
释义: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21、无名小卒 [ wú míng xiǎo zú ]
释义: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22、无声无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释义: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23、无伤无臭 [ wú shēng wú xiù ]
释义: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4、遐迩闻名 [ xiá ěr wén míng ]
释义: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25、虚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释义: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26、烜赫一时 [ xuǎn hè yī shí ]
释义: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27、压倒元白 [ yā dǎo yuán bái ]
释义: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卷三:“时元、白俱在,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杨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览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28、有名无实 [ yǒu míng wú shí ]
释义: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处:《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29、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释义: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形容话题很火的词语有什么意思(7个)
- 名臣硕老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 名花无主名贵的花没有主人。比喻还没有嫁人的名门闺秀或有名气的美女。
- 名门闺秀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 商山四皓旧时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 才怀隋和才:才能;隋:隋侯珠,春秋时代非常名贵的宝珠;和:和氏璧,春秋时极有名的宝玉。形容具有罕见的才能。
- 謏文浅说謏闻:小有名声。小有名声,学识浅陋。
- 鹤鸣之叹旧时比喻有才德、有名望而而没有出来作官的人,不能为当权者所重用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