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哀欲绝 [ āi āi yù jué ]
释义:绝:断气,死。形容极其悲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2、哀而不伤 [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哀痛欲绝 [ āi tòng yù jué ]
释义: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4、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5、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释义: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6、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7、哀毁瘠立 [ āi huǐ jī lì ]
释义: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8、黯然神伤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9、百般折磨 [ bǎi bān zhé mó ]
释义: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10、不知所出 [ bù zhī suǒ chū ]
释义: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么办。
出处:《文选·宋玉》:“卒愕异物,不知所出。”李善注:“不知所从来。”
11、触目恸心 [ chù mù tòng xīn ]
释义: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12、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释义: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13、椎心泣血 [ chuí xīn lì xuè ]
释义: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14、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释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15、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释义: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6、触目崩心 [ chù mù bēng xīn ]
释义: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17、触物伤情 [ chù wù shāng qíng ]
释义: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18、捶胸跌脚 [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19、捶胸跌足 [ chuí xiōng diē zú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20、捶胸顿脚 [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21、大放悲声 [ dà fàng bēi shēng ]
释义: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22、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3、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释义: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24、跌脚捶胸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释义: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25、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26、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释义: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27、干啼湿哭 [ gàn tí shī kū ]
释义: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28、号寒啼饥 [ háo hán tí jī ]
释义: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
29、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释义: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30、行号巷哭 [ háng háo xiàng kū ]
释义: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出处: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形容哭得很悲伤的成语(189个)
••阅读 3984
形容哭得很悲伤的词语(5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画画画得很传神的成语大全
活灵活现,活龙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形容悲伤的近义词是什么成语大全
哀感顽艳,哀而不伤,哀毁瘠立,爱别离苦,黯然神伤,黯然销魂,百般折磨,悲不自胜,悲从中来,悲天悯人,踣地呼天,不知不觉,不知所出,愁眉苦脸,愁眉泪眼,楚囚相对,触物伤情,触目崩心,触目恸心,怆地呼天,捶胸跌脚,捶胸跌足,摧心剖肝,悼心失图,…
形容写作业写得很久的成语大全
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形容让人觉得很美环境的成语大全
百花争妍,百花争艳,傍花随柳,草长莺飞,齿牙春色,吹箫乞食,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山如笑,春意阑珊,春暖花开,春树暮云,春深似海,春晖寸草,春意盎然,春寒料峭,春蚓秋蛇,春色满园,春色撩人,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生秋杀,春花秋月,…
形容两个人走得很近的成语大全
背道而驰,近在咫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咫尺天涯,物极必反
形容吃得很豪华的成语大全
八珍玉食,佳肴美馔,龙生九子,美味佳肴,山珍海胥,山珍海错,饕餮盛宴
形容自以为说得很对的成语大全
不伏烧埋,高傲自大,高自期许,高自标置,固执己见,故作姿态,好为人师,骄傲自大,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南辕北辙,善游者溺,师心自是,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自以为然,自得其乐,自行其是,摆老资格,自鸣得意,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形容五月天变得很快的成语大全
罢战息兵,放牛归马,封刀挂剑,功德圆满,鸣金收兵,天下无敌,偃武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