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秤砣虽小压千斤 [ 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 ]
释义: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2、大风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释义: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3、大而无当 [ dà ér wú dàng ]
释义: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出处:《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4、大难不死 [ dà nàn bù sǐ ]
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5、大有作为 [ dà yǒu zuò wéi ]
释义: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理宗景定四年》:“仁宗治效浃洽,神宗大有作为。”
6、地崩山摧 [ dì bēng shān cuī ]
释义: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释义: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8、覆海移山 [ fù hǎi yí shān ]
释义: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9、高岸深谷 [ gāo àn shēn gǔ ]
释义: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0、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释义: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11、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释义: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12、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13、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释义: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14、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15、硕大无朋 [ shuò dà wú péng ]
释义: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出处:《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16、树大根深 [ shù dà gēn shēn ]
释义: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出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17、无敌于天下 [ wú dí yú tiān xià ]
释义: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18、无与伦比 [ wú yǔ lún bǐ ]
释义: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19、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释义: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21、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22、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23、渤澥桑田 [ bó xiè sāng tián ]
释义: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出处: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二:“不惊渤澥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24、明效大验 [ míng xiào dà yà ]
释义: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出处:《汉书·贾谊传》:“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25、波澜壮阔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释义: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26、大功告成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释义: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27、电照风行 [ diàn zhào fēng xíng ]
释义: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出处: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
28、轰轰烈烈 [ hōng hōng liè liè ]
释义: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29、挥斥八极 [ huī chì bā jí ]
释义: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30、烈烈轰轰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释义: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形容巨大作用成语(36个)
••阅读 3113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一样东西作用很多的成语
一应俱全,一无所有,应有尽有,面面俱到
形容巨大的东西成语
渤澥桑田,沧海桑田,大而无当,大难不死,大风大浪,地动山摇,地崩山摧,翻天覆地,翻江倒海,覆海移山,高岸深谷,功标青史,浩浩荡荡,和风细雨,轰轰烈烈,回山转海,挥斥八极,今非昔比,精卫填海,雷霆万钧,力敌万夫,烈烈轰轰,漫山遍野,明效大验,…
手工制作用什么成语形容
独具匠心,各显身手,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活灵活现,炉火纯青,巧夺天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形容产生巨大反应变化的成语
白驹过隙,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变化如神,不可思议,沧海桑田,大起大落,翻天覆地,风云突变,改头换面,感慨万千,高岸为谷,隔世之感,刮目相看,焕然一新,恍如隔世,截然不同,今非昔比,令人莫测,面目全非,扭转乾坤,判若两人,判若云泥,日异月更,…
形容数量非常巨大的成语
挨山塞海,捱风缉缝,安内攘外,暗无天日,熬油费火,八万四千,八府巡按,把饭叫饥,拔刀相助,白兔赤乌,白虹贯日,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百读不厌,包罗万象,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多将广,博览群书,不一而足,不乏其人,不可枚举,不可胜举,不可胜计,不可…
形容完全不起作用的成语
九鼎一言,理屈词穷,人微权轻,微不足道,虚废词说,一言九鼎,一言千金,身轻言微,人微言轻
形容作用丰富多样的成语
斑驳陆离,包罗万象,苞笼万象,变化多端,变幻无穷,不名一格,参差不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琳琅满目,面面俱圆,七嘴八舌,千姿万态,千姿百态,千式百样,人多嘴杂,人多语乱,森罗万象,山包海汇,酸甜苦辣,万象包罗,…
形容用力过猛会反作用的成语
过犹不及,弄巧反拙,弄巧成拙,强自取折,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