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释义: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2、安如太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释义: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出处: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3、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释义: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4、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5、带砺山河 [ dài lì shān hé ]
释义: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6、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7、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8、带砺河山 [ dài lì hé shān ]
释义: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
出处:元·刘致《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9、笃定泰山 [ dǔ dìng tài shān ]
释义: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
10、恩重泰山 [ ēn zhòng tài shān ]
释义: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11、峨峨洋洋 [ é é yáng yáng ]
释义: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出处: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2、河山带砺 [ hé shān dài lì ]
释义: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13、河海不择细流 [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
释义: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4、鸿毛泰山 [ hóng máo tài shān ]
释义: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5、鸿毛泰岱 [ hóng máo tài dài ]
释义: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16、景星庆云 [ jǐng xīng qìng yún ]
释义: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出处: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
17、砺山带河 [ lì shān dài hé ]
释义: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18、两豆塞耳 [ liǎng ěr sāi dòu ]
释义: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19、砺带河山 [ lì dài hé shān ]
释义: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20、连绵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释义: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出处: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21、齐心合力 [ qí xīn hé lì ]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22、轻若鸿毛 [ qīng ruò hóng máo ]
释义: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23、山颓木坏 [ shān tuí mù huài ]
释义: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24、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释义: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算无遗策,画无失理。”《南史·梁简文帝纪论》:“自谓安若太山,算无遗策。”
25、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释义: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出处: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26、死重泰山 [ sǐ zhòng tài shān ]
释义:比喻死得光荣。
出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7、稳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释义: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28、挟山超海 [ xié shān chāo hǎi ]
释义: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29、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释义: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0、有眼不识泰山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
释义: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有关形容泰山的成语(70个)
••阅读 1830
有关形容泰山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用四字成语形容泰山
安于泰山,安若泰山,不可动摇,不识泰山,笃定泰山,恩重泰山,鸿毛泰山,气象万千,轻于鸿毛,死重泰山,算无遗策,泰山北斗,泰山其颓,泰山压顶,泰山盘石,泰山磐石,泰山不让土壤,泰山压卵,泰山鸿毛,泰山梁木,稳如泰山,易如反掌,有眼不识泰山,安…
形容泰山雄伟的四字成语
不识泰山,寸草不生,高耸入云,鸿毛泰山,气势磅礴,千姿百态,青山绿水,三山五岳,山清水秀,山明水秀,耸入云霄,泰山北斗,泰山压顶,万壑千岩,巍然屹立,重于泰山
形容泰山高的四字成语
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壁立千仞,不可动摇,不识泰山,层峦叠嶂,崇山峻岭,带砺山河,叠嶂层峦,笃定泰山,恩重泰山,高耸入云,鸿毛泰岱,鸿毛泰山,砺山带河,砺带河山,绵延起伏,千山万壑,三山五岳,山高路险,山颓木坏,山高路陡,死重泰山,泰山北斗,…
形容泰山的两字成语
不可动摇,不识泰山,层峦叠嶂,崇山峻岭,重峦叠嶂,重山峻岭,丛山峻岭,带河厉山,带砺山河,带砺河山,登高望远,笃定泰山,峨峨洋洋,恩重泰山,高山峻岭,高耸入云,孤峰突起,浩然正气,横峰侧岭,湖光山色,回山倒海,见义勇为,连绵起伏,两豆塞耳,…
重于泰山能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成仁取义,流芳百世,马革裹尸,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怎么形容泰山四字成语
安如太山,安若泰山,不可动摇,不识泰山,带砺山河,笃定泰山,恩重泰山,鸿毛泰岱,鸿毛泰山,砺山带河,砺带河山,气象万千,三山五岳,山颓木坏,死重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颓,泰山压顶,泰山盘石,泰山磐石,泰山不让土壤,泰山压卵,泰山鸿毛,泰山梁…
形容泰山两个字的成语
安于泰山,不可动摇,不识泰山,层峦叠嶂,崇山峻岭,重峦叠嶂,带河厉山,带砺山河,带砺河山,登高望远,笃定泰山,峨峨洋洋,恩重泰山,高耸入云,孤峰突起,浩然正气,见义勇为,连绵起伏,两豆塞耳,梁木其坏,蚂蚁搬泰山,齐心合力,轻于鸿毛,三山五岳…
泰山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壁立千仞,不识泰山,层峦叠嶂,大气磅礴,笃定泰山,鸿毛泰山,木坏山颓,三山五岳,死重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颓,泰山压顶,泰山磐石,泰山不让土壤,泰山压卵,泰山鸿毛,泰山梁木,稳如泰山,挟山超海,悬崖峭壁,一叶迷山,有眼不识泰山,云山雾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