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避艰险 [ bù bì jiān xiǎn ]
释义: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2、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释义: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3、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释义: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4、从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5、胆寒发竖 [ dǎn hán fā shù ]
释义: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6、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7、计不旋踵 [ jì bù xuán zhǒng ]
释义: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8、魄散魂飞 [ pò sàn hún fēi ]
释义:形容非常恐惧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9、日夜兼程 [ rì yè jiān chéng ]
释义: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10、舍生忘死 [ shě shēng wàng sǐ ]
释义: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11、舍死忘生 [ shě sǐ wàng shēng ]
释义: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12、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13、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释义: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14、首当其冲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释义: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15、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16、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释义: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17、义不反顾 [ yì bù fǎn gù ]
释义: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18、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19、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20、奋不顾命 [ fèn bù gù mìng ]
释义:犹奋不顾身。
出处: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21、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释义: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22、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3、抓耳挠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释义: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24、镇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释义: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25、奋勇向前 [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
释义: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26、处变不惊 [ chǔ biàn bù jīng ]
释义:面对变乱,能镇定自若,不惊慌。
赞美消防战士的成语智能推荐
-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 都俞吁咈 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 一辞莫赞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 忠贞不渝 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叹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 虽休勿休 休:美善;休:赞美。虽然受到别人赞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 啧啧赞美 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