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博闻强记 [ bó wén qiáng jì ]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6、背碑覆局 [ bèi bēi fù jú ]
释义: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7、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释义: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8、垂名青史 [ chuí míng qīng shǐ ]
释义: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9、驰名天下 [ chí míng tiān xià ]
释义: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10、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11、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12、登高能赋 [ dēng gāo néng fù ]
释义: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出处:《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13、斗酒百篇 [ dǒu jiǔ bǎi piān ]
释义: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4、鼎鼎有名 [ dǐng dǐng yǒu míng ]
释义: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15、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释义: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16、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释义: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17、家家户户 [ jiā jiā hù hù ]
释义: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18、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iǎo ]
释义: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出处: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19、尽人皆知 [ jìn rén jiē zhī ]
释义: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20、久负盛名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释义: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21、举世瞩目 [ jǔ shì zhǔ mù ]
释义: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22、路人皆知 [ lù rén jiē zhī ]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3、七步之才 [ qī bù zhī cái ]
释义: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24、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释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出处:《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25、声振寰宇 [ shēng zhèn huán yǔ ]
释义: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出处:《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26、司马昭之心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27、文不加点 [ wén bù jiā diǎn ]
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28、文武双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释义: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29、闻名遐迩 [ wén míng xiá ěr ]
释义: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30、遐迩闻名 [ xiá ěr wén míng ]
释义: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形容在国内很有名的成语(64个)
••阅读 4057
形容在国内很有名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一本书有名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笔下生花,笔扫千军,不计其数,儿女英雄,汗牛充栋,酣嬉淋漓,酣畅淋漓,浩如烟海,回肠荡气,绘声绘色,精妙绝伦,扣人心弦,淋漓尽致,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名闻天下,拍案叫绝,情不自禁,神来之笔,数不胜数,叹为观止,惟妙惟肖,维妙维肖,文不加点,…
形容一个地方有名的成语
白雪皑皑,百花争妍,百花争艳,百花齐放,傍花随柳,暴风骤雨,遍地开花,别有洞天,冰天雪地,波光粼粼,波涛汹涌,不足为外人道,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倡条冶叶,晨光熹微,尺树寸泓,驰名中外,齿牙春色,崇山峻岭,重峦叠嶂,出水芙蓉,川流不息,吹箫乞…
形容人有名的四字成语是什么意思
背碑覆局,才华横溢,才德兼备,才貌双全,驰名中外,出类拔萃,大名鼎鼎,德薄能鲜,德薄才疏,鼎鼎有名,栋梁之才,独一无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赫赫有名,鹤立鸡群,后起之秀,家家户户,尽人皆知,举世闻名,举世瞩目,郎才女貌,路人皆知,名列前茅,…
形容茶有名气的成语
鲍鱼之肆,不茶不饭,残茶剩饭,茶余饭饱,茶饭无心,茶余酒后,茶余饭后,齿颊生香,吹气胜兰,粗茶淡饭,大大小小,芬芳馥郁,桂馥兰馨,含苞欲放,回味无穷,家常茶饭,久而不闻其香,酒余茶后,酒后茶余,浪酒闲茶,连绵不断,千姿百态,沁人心脾,沁人肺…
形容东西很有名的成语
八面玲珑,别树一帜,不可思议,超凡脱俗,驰名中外,出类拔萃,触类而长,大名鼎鼎,点点滴滴,鼎鼎有名,独一无二,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妇孺皆知,鬼斧神工,赫赫有名,鹤立鸡群,横七竖八,花团锦簇,寂寂无闻,家家户户,简单明了,尽人皆知,精雕细刻,…
形容小有名气用什么成语
不见经传,驰名中外,大名鼎鼎,鼎鼎有名,妇孺皆知,赫赫之名,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名不虚传,名垂千古,名声在外,名噪一时,名扬四海,名满天下,默默无闻,如雷贯耳,闻名遐迩,无人不晓,无名小卒,无名鼠辈,遐迩著闻,遐迩闻名,家喻户晓,远近闻名,…
形容初有名气的成语
驰名中外,大名鼎鼎,鼎鼎有名,妇孺皆知,赫赫之名,赫赫有名,寂寂无闻,久负盛名,举世闻名,名不虚传,名垂千古,名声在外,名噪一时,名扬四海,名满天下,名花无主,名重识暗,名门闺秀,名震一时,默默无闻,如雷贯耳,硕彦名儒,闻名遐迩,无人不晓,…
形容书有名的成语
笔下生花,不计其数,充栋汗牛,儿女英雄,付之梨枣,汗牛充栋,酣嬉淋漓,酣畅淋漓,浩如烟海,回肠荡气,绘声绘色,精妙绝伦,扣人心弦,立地书厨,立地书橱,连绵不绝,洛阳纸贵,迷离扑朔,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名闻天下,南面百城,拍案叫绝,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