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事不说 [ chéng shì bù shuō ]
释义: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出处:《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2、毫厘丝忽 [ háo lí sī hū ]
释义: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3、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4、精神恍忽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释义: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5、宽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6、日以继夜 [ rì yǐ jì yè ]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7、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释义: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8、以德报怨 [ yǐ dé bào yuàn ]
释义: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9、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yu ]
释义: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以直报怨 [ yǐ zhí bào yuàn ]
释义: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1、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释义: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12、神志不清 [ shén zhì bù qīng ]
释义: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13、瞻前忽后 [ zhān qián hū hòu ]
释义: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14、稀里糊涂 [ xī lǐ hú tú ]
释义: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出处: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16、疏忽大意 [ shū hū dà yì ]
释义: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出处: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形容不要忽视小事的成语(20个)
••阅读 3140
形容不要忽视小事的词语(3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不要相信别人说的话的成语
道听途说,逢人且说三分话,三人成虎
劝人不要起歹心的成语
教导有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谆谆教导,谆谆告诫,诲人不倦
关于不要太在乎一个人的成语
不理不睬,孤儿寡母,关怀备至,毫不在乎,毫不在意,冷若冰霜,冷言冷语,漫不经心,铁石心肠,玩世不恭,顺其自然
劝朋友不要后悔的成语
苦口婆心,贪得无厌,不可救药,相敬如宾
形容人不要犯贱的成语
卑鄙无耻,不以为耻,寡廉鲜耻,厚颜无耻,死不要脸,死皮赖脸,恬不知耻,无耻之尤,无耻下流,涎皮涎脸
关于说人不要脸的成语
卑鄙无耻,卑躬屈膝,不以为耻,寡廉鲜耻,厚颜无耻,奴颜媚骨,认贼作父,认贼为子,恬不知耻
形容不要歧视的成语
敷衍塞责,敷衍了事
谁也不要为难谁的成语
不分伯仲,你死我活,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不相上下,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