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士买驴 [ bó shì mǎi lǘ ]
释义: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2、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3、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4、耳濡目染 [ ěr rǔ mù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5、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释义: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6、耳闻则诵 [ ěr wén zé sòng ]
释义: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7、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释义: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8、怪诞不经 [ guài dàn bù jīng ]
释义: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出处:明 凌濛初《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9、过目不忘 [ guò mù bù wàng ]
释义: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10、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释义: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11、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释义: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12、老生常谈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13、目濡耳染 [ mù rǔ ěr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14、习以为常 [ xí yǐ wéi cháng ]
释义: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出处:《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15、喜闻乐见 [ xǐ wén lè jiàn ]
释义: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16、下笔成章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17、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释义: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18、众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释义:大家普遍知道的。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19、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释义: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0、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释义: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21、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22、耳习目染 [ ěr xí mù rǎn ]
释义: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23、耳闻目染 [ ěr wén mù rǎn ]
释义: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24、耳濡目及 [ ěr rǔ mù jí ]
释义: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25、耳濡目击 [ ěr rǔ mù jī ]
释义: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26、耳染目濡 [ ěr rǎn mù rǔ ]
释义: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形容很容易听到的成语(26个)
••阅读 249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听到了装没听见的成语
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形容听到了好消息的成语
避人眼目,避人耳目,不相闻问,长目飞耳,秤锤落井,出处进退,传闻失实,倒持干戈,东窗消息,耳目心腹,耳目众多,腹心相照,高唱入云,捷报频传,进退出处,进退消长,进退消息,金鸡消息,空穴来风,乐不可支,乐不思蜀,陇头音信,漏洩春光,满面春风,…
形容听到声音就停止的成语
回味无穷,戛然而止,如丘而止,如是我闻,滔滔不绝,鸦雀无声,中道而止
形容工作很容易的成语
废寝忘食,干劲冲天,肝脑涂地,汗流浃背,脚踏实地,快马加鞭,乐此不疲,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眼尖手快,眼疾手快,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夜以继日
早晨听到好消息什么成语形容
捷报频传,翘首以待,喜从天降,意想不到,奔走相告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的意思成语
安于泰山,不在话下,插翅难飞,唾手可得,举手之劳,来之不易,拿手好戏,难上加难,难于上天,轻而易举,轻车熟路,沙里淘金,十拿九稳,手到擒来,手到病除,叹为观止,探囊取物,危于累卵,小菜一碟,信手拈来,易如反掌,易于反掌,易如拾芥,迎刃而解,…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毫不费力气的成语
不费吹灰之力,吹灰之力,轻而易举,手到擒来,易如反掌
形容很少听到的成语
半丝半缕,沧海一粟,尺寸之功,独一无二,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绝无仅有,空前绝后,量小力微,寥寥可数,寥若晨星,寥寥无几,零零星星,门可罗雀,区区之众,屈指可数,三三两两,所剩无几,微乎其微,一星半点,铢两分寸,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