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白手起家 [ bái shǒu qǐ jiā ]
释义: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3、背道而驰 [ bèi dào ér chí ]
释义: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4、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6、晨钟暮鼓 [ chén zhōng mù gǔ ]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7、刺股悬梁 [ cì gǔ xuán liáng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8、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9、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0、杜渐防萌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11、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12、防萌杜渐 [ fáng méng dù jiàn ]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13、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4、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15、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6、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释义: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17、截长补短 [ jié cháng bǔ duǎn ]
释义: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8、金石为开 [ jīn shí wèi kāi ]
释义: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19、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20、精疲力尽 [ jīng pí lì jìn ]
释义: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21、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释义: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22、卷土重来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释义: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3、困兽犹斗 [ kùn shòu yóu dòu ]
释义: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
24、揽辔澄清 [ lǎn pèi chéng qīng ]
释义: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25、励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释义: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26、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释义: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27、磨杵作针 [ mó chǔ zuò zhēn ]
释义: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28、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29、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释义: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30、勤能补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释义: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最有名的最励志的成语(68个)
••阅读 4096
最有名的最励志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最美好的相遇的成语
拍案惊奇,萍水相逢,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一面之交,一面如旧,不期而遇,一见如故
世界上最有名的成语
驰名中外,大名鼎鼎,鼎鼎有名,赫赫有名,举世闻名,举世瞩目,名扬四海,名满天下,如雷贯耳,闻名遐迩,遐迩闻名
人生累的最经典的成语
百年树人,包罗万象,不打不相识,不毛之地,臭名远扬,出其不意,当之无愧,顶天立地,度日如年,多事之秋,放眼世界,废寝忘食,风驰电掣,孤注一掷,鬼斧神工,过目成诵,海枯石烂,后发制人,虎口逃生,虎头蛇尾,驾轻就熟,尽人皆知,金玉良言,惊天动地…
三国演义最有名的成语
伯仲之间,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得陇望蜀,恩威并重,隔岸观火,刮目相待,呼风唤雨,回肠荡气,乐不思蜀,路人皆知,品头论足,七擒七纵,七步成诗,屈指可数,三顾茅庐,司马昭之心,望梅止渴,位极人臣,危急存亡,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偃旗息鼓,羽扇…
最凄凉最悲伤的成语
孤注一掷,念念不忘,排山倒海,容身之地,无穷无尽,形单影只,满目苍夷
形容最有名的成语是什么
鳌头独占,笔大如椽,冰天雪地,驰名中外,驰名天下,出类拔萃,搓绵扯絮,大名鼎鼎,大雪纷飞,鼎鼎有名,独一无二,鹅毛大雪,儿女英雄,风华绝代,妇孺皆知,功盖天下,赫赫有名,寂寂无闻,家家户户,家贫如洗,甲冠天下,简单明了,尽人皆知,锦上添花,…
形容心情好的最常用成语
春风得意,得意忘形,儿女英雄,抚掌大笑,欢呼雀跃,欢声笑语,欢欣鼓舞,欢天喜地,皆大欢喜,乐不可支,乐乐陶陶,乐以忘忧,乐极生悲,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眉飞色舞,眉欢眼笑,其乐融融,上上下下,赏心悦目,神采奕奕,受宠若惊,手舞足蹈,陶情适性,…
河流的最开头用什么成语形容
波光粼粼,波涛汹涌,九曲回肠,一望无际,一泻千里,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