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2、覆军杀将 [ fù jūn shā jiāng ]
释义: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3、孤注一掷 [ gū zhù yī zhì ]
释义: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出处:《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4、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5、假痴不癫 [ jiǎ chī bù diān ]
释义: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6、解发佯狂 [ jiě fà yáng kuáng ]
释义: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7、惊喜欲狂 [ jīng xǐ ruò kuáng ]
释义: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8、狂犬吠日 [ kuáng quǎn fèi rì ]
释义: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9、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释义: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10、辱国丧师 [ rǔ guó sàng shī ]
释义: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出处:《明史·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11、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释义: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12、少见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释义: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出处:《抱朴子·神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汉·牟融《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13、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释义: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14、血雨腥风 [ xuè yǔ xīng fēng ]
释义: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15、腥风醎雨 [ xīng fēng xián yǔ ]
释义:犹腥风血雨。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16、自不量力 [ zì bù liàng lì ]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17、蛮不讲理 [ mán bù jiǎng lǐ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18、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释义: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19、利令智昏 [ lì lìng zhì hūn ]
释义: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20、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21、腥风血雨 [ xīng fēng xuè yǔ ]
释义: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22、狂轰滥炸 [ kuáng hōng làn zhà ]
释义:指疯狂地轰炸。
出处:李若冰《瓦窑堡啊,一盏不灭的灯》:“天上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发动武装大游行。”
23、疯疯癫癫 [ fēng fēng diān diān ]
释义:精神失常的样子。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24、稳稳当当 [ wěn wěn dāng dāng ]
释义:牢靠妥当
出处:老舍《取钱》:“人家已经都各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
25、病狂丧心 [ bìng kuáng sàng xīn ]
释义:狂:疯狂;丧:丧失。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26、被发详狂 [ pī fà yáng kuáng ]
释义: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
27、歇斯底里 [ xiē sī dǐ lǐ ]
释义: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出处: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28、神智不清 [ shén zhì bù qīng ]
释义: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体鳞伤,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着死了!”
29、瘈狗噬人 [ zhì gǒu shì rén ]
释义:瘈:疯狂,特指犬发狂;噬:指疯狗咬人。比喻坏人非常疯狂,肆意闹事、破坏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漂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
30、风魔九伯 [ fēng mó jiǔ bó ]
释义:风:通“疯”;风魔:疯癫。疯狂痴癫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形容人十分疯狂的成语(38个)
••阅读 3592
形容人十分疯狂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表示十分感谢的成语
恩将仇报,感同身受,感恩戴德,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遇忘身,结草衔环,敬谢不敏,千恩万谢,谢天谢地,感恩图报
描写风十分凉爽的成语
金风送爽,清清爽爽,秋高气爽,秋高气肃,天高气爽
描写十分痛苦的成语
哀哀欲绝,阿毗地狱,爱别离苦,黯然伤神,黯然销魂,百般折磨,半子之谊,悲不自胜,悲从中来,悲天悯人,悲痛欲绝,剥肤之痛,剥床以肤,剥床及肤,不能自拔,苍生涂炭,缠绵悱恻,愁肠百结,楚楚可怜,创钜痛深,疮好忘痛,创剧痛深,捶胸顿足,摧心剖肝,…
表达十分想念的成语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翻来复去,归心似箭,魂牵梦萦,魂劳梦断,魂驰梦想,蒹葭之思,刻骨相思,落叶归根,眠思梦想,暮云春树,念念不忘,切切在心,拳拳在念,思念存想,天末凉风,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心事重重,眼穿肠断,云树之思,朝思暮想,辗转思念,…
描写十分着急的成语
巴巴结结,巴巴急急,病急乱投医,不顾一切,操之过急,楚越之急,倒悬之急,繁弦急管,风急浪高,扶危济急,扶危济困,缓急轻重,缓急相济,缓不济急,慌不择路,火急火燎,火烧眉毛,火烧火燎,急不可待,急不可耐,急不及待,急不暇择,急不择言,急于星火…
关于一起疯狂的成语
不值一笑,不苟言笑,冁然而笑,谄笑胁肩,嗔拳不打笑面,传为笑柄,传为笑谈,春山如笑,打情卖笑,当面输心背面笑,付之一笑,付诸一笑,抚掌大笑,含笑九泉,含笑入地,哄堂大笑,轰堂大笑,回眸一笑,见笑大方,开眉笑眼,哭笑不得,买笑迎欢,买笑寻欢,…
形容人十分专注的成语
废寝忘食,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目不斜视,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一个心眼,一动不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左顾右盼,心无二用
形容笑时十分好看的成语
回眸一笑,谈笑风生,谈笑自若,嫣然一笑,一笑倾城,一笑百媚,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