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晦盲否塞 [ huì máng pǐ sè ]
释义: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2、盲风涩雨 [ máng fēng sè yǔ ]
释义: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出处: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3、盲人扪烛 [ máng rén mén zhú ]
释义: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同“盲翁扪籥”。
出处:盲人扪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
4、盲人骑瞎马 [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
释义: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5、盲翁扪籥 [ máng wēng mén yuè ]
释义: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出处: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6、有眼如盲 [ yǒu yǎn rú máng ]
释义: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出处: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
7、盲人把烛 [ máng rén bǎ zhú ]
释义: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出处:《野叟曝言》七五回:“古人每以陈寿帝魏不帝蜀,议者蜂起,皆盲人把烛之谈也。”
8、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9、盲人瞎马 [ máng rén xiā mǎ ]
释义: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0、盲者得镜 [ máng zhě dé jìng ]
释义: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11、冥行盲索 [ míng xíng máng suǒ ]
释义: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12、问道于盲 [ wèn dào yú máng ]
释义: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13、盲目乐观 [ máng mù lè guān ]
释义: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14、以盲辨色 [ yǐ máng biàn sè ]
释义:用盲眼去辨别色彩。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15、盲眼无珠 [ máng yǎn wú zhū ]
释义:珠:眼珠。瞎了眼,没有眼珠子。比喻视而不见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东厢记·传情惹恨》:“多因我盲眼无珠,怎识他笔端藏意。”
带盲的词语有哪些(3个)
- 盲瞽之言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 私视使目盲私视:为了私欲产生的偏见。偏私的看法,会使人看不清方向。
- 群盲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