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释义: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2、伯仲之间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释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3、不分轩轾 [ bù fēn xuān zhì ]
释义: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4、不可同日而语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5、大打出手 [ dà dǎ chū shǒu ]
释义: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出处: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6、倒打一耙 [ dào dǎ yī pá ]
释义:《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7、恩威并行 [ ēn wēi bìng xíng ]
释义: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8、恩威并用 [ ēn wēi bìng yòng ]
释义: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9、克敌制胜 [ kè dí zhì shèng ]
释义: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10、普天之下 [ pǔ tiān zhī xià ]
释义: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1、旗鼓相当 [ qí gǔ xiāng dāng ]
释义: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12、棋逢对手 [ qí féng duì shǒu ]
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13、棋逢敌手 [ qí féng dí shǒu ]
释义: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
出处: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14、势均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释义: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15、四郊多垒 [ sì jiāo duō lěi ]
释义: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出处:《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16、恃勇轻敌 [ shì yǒng qīng dí ]
释义: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今重荣恃勇轻敌,吐浑假手报仇,皆非国家之利,不可听也。”
17、天下无敌 [ tiān xià wú dí ]
释义: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18、同日而语 [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指相提并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19、天下莫敌 [ tiān xià mò dí ]
释义: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同“天下无敌”。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20、望尘莫及 [ wàng chén mò jí ]
释义: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21、无敌于天下 [ wú dí yú tiān xià ]
释义: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22、无敌天下 [ wú dí tiān xià ]
释义:天下都没有对手。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则无敌于天下。”
23、望其项背 [ wàng qí xiàng bèi ]
释义: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24、先下手为强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 ]
释义: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出处:《隋书·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25、小恩小惠 [ xiǎo ēn xiǎo huì ]
释义: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26、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28、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释义: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29、太平无事 [ tài píng wú shì ]
释义: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30、南风不竞 [ nán fēng bù jìng ]
释义: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出处:《左传·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形容对手好处的成语(39个)
••阅读 4328
形容对手好处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得到好处的成语
博采众长,封妻荫子,恍然大悟,锦上添花,开卷有益,稇载而归,柳暗花明,满载而归,茅塞顿开,名利双收,取长补短,如获至宝,如虎添翼,如释重负,如鱼得水,塞翁失马,胜读十年书,事半功倍,受益匪浅,硕果累累,踏破铁鞋,踏破铁鞋无觅处,醍醐灌顶,望…
形容处境危险不好处理的成语
安如磐石,安然无恙,兵在其颈,不可终日,不测之渊,池鱼幕燕,春冰虎尾,弹尽粮绝,旦夕之危,当风秉烛,倒悬之急,刀山火海,发引千钧,奋不顾身,后患无穷,虎口拔牙,火海刀山,火烧眉毛,祸在旦夕,岌岌可危,岌岌不可终日,急于星火,积薪厝火,箭在弦…
形容画画好处的成语
半死不活,超凡入圣,呼之欲出,画龙点睛,活灵活现,活龙活现,妙笔生花,死气沉沉,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奄奄一息
形容把好处留给别人的成语
火中取栗,一无所得
形容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的成语
一举两全,一矢双穿,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形容超越对手很长一段距离的成语
鳌头独占,拔山盖世,拔山超海,并驱争先,不次不宠,不越雷池,长途跋涉,超世之功,超今绝古,超今越古,超世之才,超今冠古,超凡入圣,超前绝后,超然迈伦,超凡出世,超然避世,超群绝伦,超群拔萃,超群越辈,超迈绝伦,出世超凡,出位僭言,出类拔萃,…
形容对手与敌人的成语
八公草木,半壁江山,半济而击,背腹受敌,背城一战,避其锐气,不竞南风,大打出手,打凤牢龙,打虎牢龙,恩威并用,恩威并行,尔虞我诈,决一死战,克敌制胜,南风不竞,普天之下,棋逢对手,赏善罚恶,恃勇轻敌,四郊多垒,太平无事,天下无敌,天下莫敌,…
形容小看对手的成语
拜手稽首,鼻头出火,伯仲之间,不分轩轾,不分上下,不竞南风,措手不及,大打出手,打凤牢龙,打虎牢龙,掉以轻心,恩威并用,恩威并行,拱手听命,过关斩将,花天酒地,荒淫无道,祸莫大于轻敌,挤手捏脚,假手于人,将遇良材,将遇良才,克敌制胜,南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