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渡陈仓 [ àn dù chén cāng ]
释义: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出处: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2、背城借一 [ bèi chéng jiè yī ]
释义: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3、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4、必争之地 [ bì zhēng zhī dì ]
释义: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出处:《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5、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6、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7、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释义: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8、草船借箭 [ cǎo chuǎn jiè jiàn ]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9、才薄智浅 [ cāi bó zhì qiǎn ]
释义: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10、策无遗算 [ cè wú yí suàn ]
释义: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出处:《北齐书·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11、持久之计 [ chí jiǔ zhī jì ]
释义: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12、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释义: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13、聪明智能 [ cōng míng zhì néng ]
释义: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能,熟于经史。
14、聪明睿智 [ cōng míng ruì zhì ]
释义:指聪颖明智。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15、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16、大谋不谋 [ dà móu bù móu ]
释义: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17、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8、殚智竭力 [ dān zhì jié lì ]
释义: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出处:《吕氏春秋·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19、敌忾同仇 [ dí kài tóng chóu ]
释义: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20、殚谋戮力 [ dān móu lù lì ]
释义:竭尽智谋和精力。
出处:《诚意伯文集·赠谥太师文成诰》附《礼部会议》:“诚意伯刘基……同徐达、汤和辈殚谋戮力,奉翊我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内,奄有中原。”
21、敌众我寡 [ dí zhòng wǒ guǎ ]
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22、多方百计 [ duō fāng bǎi jì ]
释义: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23、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释义: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24、费尽心机 [ fèi jìn xīn jī ]
释义: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
25、伏龙凤雏 [ fú lóng fèng chú ]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26、腹中兵甲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释义: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27、攻其不备 [ gōng qí bù bèi ]
释义: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8、诡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释义: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29、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释义: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30、豪取智笼 [ háo qǔ zhì lóng ]
释义:犹言巧取豪夺。
出处:宋·陈亮《金元卿墓志铭》:“及其为家也,以俭勤自将,铢积寸累,迄用有成,而豪取智笼之术一切置不用,故无怨恶于人。”
形容用计谋的成语(245个)
••阅读 1161
形容用计谋的词语(5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计谋非常好的成语
不露锋芒,才薄智浅,草船借箭,策无遗算,持久之计,聪明睿智,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聪明智能,出奇制胜,出谋画策,大展宏图,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智大勇,大谋不谋,殚谋戮力,殚智竭力,多谋善虑,发短心长,方正不苟,伏龙凤雏,腹中兵甲,豪取智笼,…
形容计谋很深的成语
不露锋芒,才薄智浅,草船借箭,策无遗算,持久之计,聪明睿智,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聪明智能,出奇制胜,出谋画策,大展宏图,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智大勇,大谋不谋,殚谋戮力,殚智竭力,得天独厚,多谋善虑,发短心长,方正不苟,伏龙凤雏,腹中兵甲,…
形容耍计谋的成语
暗渡陈仓,兵凶战危,兵多将广,不露锋芒,才薄智浅,草船借箭,城下之盟,聪明睿智,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聪明智能,出其不意,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智大勇,打草惊蛇,殚智竭力,得天独厚,敌众我寡,敌忾同仇,多谋善虑,发短心长,反败为胜,方正不苟,…
形容一个计谋好的成语是
卑辞厚币,本位主义,币重言甘,不露锋芒,才薄智浅,聪明睿智,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聪明智能,辞不获命,辞尊居卑,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智大勇,殚智竭力,端本澄源,多谋善虑,发引千钧,发短心长,方正不苟,费尽心机,干啼湿哭,甘棠之惠,诡变多端,…
形容不好的计谋的成语
不露锋芒,才薄智浅,聪明睿智,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聪明智能,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智大勇,殚智竭力,多谋善虑,发短心长,方正不苟,豪取智笼,灰身灭智,灰身泯智,急中生智,极智穷思,计穷虑极,计穷智短,计穷智极,见仁见智,见智见仁,竭忠尽智,…
形容计谋十分高明很有预见性成语
决胜千里,妙算神机,神机妙算,算无遗策,运筹帷幄
形容计谋用尽的成语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机关算尽,机关用尽,见异思迁,朝秦暮楚,知难而退
形容计谋手段用尽的成语
费尽心机,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机关算尽,机关用尽,谨慎小心,前功尽弃,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