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唉声叹气 [ āi shēng tàn qì ]-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2、暗淡无光 [ àn dàn wú guāng ]- 释义: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出处: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 3、不茶不饭 [ bù chá bù fàn ]- 释义: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出处:《群音类选·〈玉簪记·秋江送别〉》:“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 4、百结愁肠 [ bǎi jié chóu cháng ]- 释义: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出处:宋·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 5、惨然不乐 [ cǎn rán bù lè ]- 释义:表情凄楚的样子。 - 出处: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 6、愁山闷海 [ chóu shān mèn hǎi ]- 释义: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风,怎揽这场愁山闷海。” 
- 7、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释义: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8、后顾之忧 [ hòu gù zhī yōu ]- 释义: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 9、回肠九转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释义: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 10、积忧成疾 [ jī yōu chéng jí ]- 释义: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11、叫苦不迭 [ jiào kǔ bù dié ]- 释义: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享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 12、叫苦连天 [ jiào kǔ lián tiān ]- 释义: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你怎么正战到好处,却就叫苦连天的走了?” 
- 13、借酒浇愁 [ jiè jiǔ jiāo chóu ]- 释义: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 出处:明 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 14、九回肠断 [ jiǔ huí cháng duàn ]- 释义: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15、闷海愁山 [ mèn hǎi chóu shān ]- 释义: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 16、柔肠百结 [ róu cháng bǎi jié ]- 释义: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 出处:《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给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脚对哭到天亮。” 
- 17、食不甘味 [ shí bù gān wèi ]- 释义: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18、神愁鬼哭 [ shén chóu guǐ kū ]- 释义: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 19、无病自炙 [ wú bìng zì jiǔ ]- 释义: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脑。 - 出处:《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 20、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 21、心乱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释义: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 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 22、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释义: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 23、消愁解闷 [ xiāo chóu jiě mèn ]- 释义:消除忧愁,解除烦闷。 - 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 24、心烦虑乱 [ xīn fán lǜ luàn ]- 释义: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同“心烦意乱”。 - 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 25、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释义: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 26、心绪如麻 [ xīn xù rú má ]- 释义:犹心乱如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 27、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释义: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28、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释义: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 29、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释义: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30、长吁短叹 [ cháng xū duǎn tàn ]- 释义: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 出处:《乐府群珠·无名氏<金字经>》:“短叹长吁三两声。” 
形容人忧愁苦闷的成语(46个)
••阅读 4786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的成语
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愁云惨雾,惶恐不安,惶惶不安,惊慌失措,七上八下,泰然自若,忐忑不安,忐忑不定,提心吊胆,心事重重,心乱如麻,心烦意乱,心神不定,洋洋自得,忧心如焚,忧心忡忡,悠然自得,惴惴不安,自得其乐,坐卧不安,坐立不安,惊惶失措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成语
悲天悯人,愁眉苦脸,惶恐不安,惶惶不安,哭丧着脸,闷闷不乐,巧语花言,无所措手,无所措手足,心事重重,忧心如焚,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形容走哪里都没有忧愁的成语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心事重重,忧心忡忡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是什么成语
悲天悯人,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惶恐不安,惶惶不安,火烧火燎,哭丧着脸,闷闷不乐,巧语花言,忐忑不安,忐忑不定,无所措手,无所措手足,心事重重,心神不定,忧心如焚,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形容忧愁心情的成语
哀而不伤,唉声叹气,黯然伤神,黯然神伤,鳌愤龙愁,百结愁肠,怅然若失,愁云惨雾,愁云惨淡,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锁眼,愁山闷海,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肠九转,愁绪如麻,独坐愁城,肚里泪下,多愁善感,额蹙心痛,回肠九转,灰心丧气,九回肠断,…
形容忧愁的成语词语
哀而不伤,唉声叹气,暗淡无光,黯然神伤,鳌愤龙愁,百结愁肠,怅然若失,愁云惨雾,愁云惨淡,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锁眼,愁山闷海,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肠九转,愁绪如麻,独坐愁城,肚里泪下,多愁善感,额蹙心痛,回肠九转,灰心丧气,九回肠断,…
形容忧愁的成语或词语
哀哀欲绝,哀感顽艳,哀感天地,哀思如潮,哀天叫地,哀而不伤,唉声叹气,哀痛欲绝,暗淡无光,黯然神伤,黯然销魂,鳌愤龙愁,百结愁肠,悲愁垂涕,不可终日,不堪其忧,缠绵悱恻,怅然若失,愁云惨雾,愁云惨淡,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啼妆,愁眉泪眼,…
形容抛弃忧愁的成语
哀而不伤,唉声叹气,安不忘虞,黯然神伤,鳌愤龙愁,百结愁肠,不忘母训,不忘久要,不忘故旧,怅然若失,吃水忘源,愁云惨雾,愁云惨淡,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锁眼,愁山闷海,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肠九转,愁绪如麻,疮好忘痛,独坐愁城,肚里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