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2、垂范百世 [ chuí fàn bǎi shì ]
释义: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3、登高一呼 [ dēng gāo yī hū ]
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4、耳濡目染 [ ěr rǔ mù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5、风流人物 [ fēng liú rén wù ]
释义: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奉为楷模 [ fèng wéi kǎi mó ]
释义: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7、轨物范世 [ guī wù fàn shì ]
释义: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
8、混淆视听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释义: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9、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0、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11、牵一发而动全身 [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
释义: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12、潜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13、缺一不可 [ quē yī bù kě ]
释义:少一样也不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14、万世师表 [ wàn shì shī biǎo ]
释义: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15、为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16、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17、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释义: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18、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19、众口同声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
释义: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20、众口销金 [ zhòng kǒu xiāo jīn ]
释义: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出处:汉·焦赣《易林·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21、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释义: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处:《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22、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23、电照风行 [ diàn zhào fēng xíng ]
释义: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出处: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
24、举世闻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释义: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26、风云叱咤 [ fēng yún chì zhà ]
释义: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出处:明·吾丘瑞《运甓记·广州运甓》:“我军威宣播,风云叱咤呼。”
27、风云变色 [ fēng yún biàn sè ]
释义: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28、幡然醒悟 [ fān rán xǐng wù ]
释义:形容迅速而彻底地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幡然,也作翻然,本义是回飞的样子,引申为迅速而彻底地改变。
29、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释义: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出处: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形容有很大影响的成语(29个)
••阅读 3775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太阳很大的成语
蔽日遮天,光天化日,光芒四射,光芒万丈,赫赫炎炎,化日光天,火伞高张,家大业大,焦金流石,皎阳似火,金锣腾空,末大必折,热气腾腾,日上三竿,日中则昃,日中必昃,日出三竿,日已三竿,日高三丈,如日中天,太平盛世,万丈光芒,尾大不掉,尾大难掉,…
形容哭声很大的成语
长歌当哭,触目恸心,椎心饮泣,干啼湿哭,鬼哭狼嚎,鬼哭神嚎,鬼哭天愁,鬼哭神愁,鬼泣神嚎,号啕大哭,嚎天喊地,呼天号地,惊天地泣鬼神,哭天喊地,擂天倒地,泣血稽颡,穷途之哭,如泣如诉,神号鬼泣,神嚎鬼哭,死声淘气,啼啼哭哭,啼天哭地,啼饥号…
形容声音很响的成语
不可收拾,穿云裂石,地动山摇,儿女英雄,寂然无声,惊天动地,雷霆万钧,锣鼓喧天,千千万万,晴天霹雳,人声鼎沸,如雷贯耳,山摇地动,山崩地陷,声势浩大,声如洪钟,天塌地陷,土崩瓦解,五雷轰顶,响彻云霄,掌声雷动,震耳欲聋,响遏行云
表示风很大的英文成语
白浪掀天,暴风骤雨,大风大浪,风卷残云,风潇雨晦,风起云涌,风雨交加,狂风怒号,狂风暴雨,马毛猬磔,飞沙走石
描写大海很大的成语是
挨山塞海,拔山超海,碧波荡漾,碧海青天,波光粼粼,波涛汹涌,沧海一粟,沧海遗珠,沧海桑田,曾经沧海,长途跋涉,持蠡测海,愁山闷海,春深似海,醋海翻波,大海捞针,倒山倾海,倒海翻江,刀山火海,道山学海,东海扬尘,东洋大海,堆山积海,恩山义海,…
形容口号喊的响的成语
波涛汹涌,地动山摇,风云变色,浩浩荡荡,剑拔弩张,雷厉风行,排山倒海,扑天盖地,气吞山河,气势磅礴,气壮山河,如响之应声,如影随形,善恶昭彰,声势浩大,尸横遍野,滔滔不绝,万马奔腾,响彻云霄,烟波浩渺,一泻千里,一触即发,波澜壮阔,投鞭断流
比喻差别很大的成语
惩恶劝善,大有径庭,大相径庭,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截然不同,泾渭分明,迥然不同,判若云泥,判若天渊,千差万别,劝善惩恶,日新月异,是非分明,天冠地屦,天堂地狱,天壤之别,天壤悬隔,天悬地隔,天渊之别,异口同声,异曲同工,云泥之别,云龙井蛙,…
不声不响的成语有什么
不声不气,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大吵大闹,大喊大叫,闷声不响,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