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暗渡陈仓 [ àn dù chén cāng ]- 释义: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 出处: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2、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3、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4、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5、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6、单刀赴会 [ dān dāo fù huì ]- 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 出处:《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 7、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8、多多益善 [ duō duō yì shàn ]- 释义:益:更加。越多越好。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 9、焚书坑儒 [ fén shū kēng rú ]- 释义: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10、负荆请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11、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释义: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 出处:《商君书·壹言》:“故治国者,其专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 12、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3、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 14、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15、后来居上 [ hòu lái jū shàng ]- 释义: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16、胡服骑射 [ hú fú qí shè ]-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17、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释义: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 18、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19、讳疾忌医 [ huì jí jì yī ]- 释义: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20、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释义: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 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21、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释义: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 22、江东父老 [ jiāng dōng fù lǎo ]- 释义: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 23、江郎才尽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释义: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 出处:《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 25、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 26、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27、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28、来者不拒 [ lái zhě bù jù ]- 释义: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29、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30、利害得失 [ lì hài dé shī ]- 释义: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写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23个)
••阅读 2959
写出自历史故事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写出表达师生情的成语
八拜之交,恋恋不舍,良师益友,难舍难分,情深义重,依依惜别,依依不舍
写出下列成语所用的修辞手法白羊
何乐不为,虎视眈眈,口是心非,怒发冲冠,千钧一发
写出含有两组反义词的成语
爱憎分明,成群结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出生入死,此起彼伏,大同小异,顶天立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改天换地,孤孤单单,顾此失彼,好逸恶劳,厚此薄彼,虎头蛇尾,欢天喜地,孑然一身,街头巷尾,惊天动地,经天纬地,开天辟地,来来去去,南来北往,…
写出赞美祖国的成语
巴山蜀水,春光明媚,春晖寸草,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翻天覆地,分外妖娆,风光旖旎,风流人物,风轻云淡,刮目相看,红妆素裹,湖光山色,花红柳绿,江天一色,江山如画,江河行地,江山如故,锦绣河山,绿水青山,美不胜收,名山大川,气势磅礴,气壮山河,…
写出关于风筝的成语
高飞远走,金蝉脱壳,逃之夭夭,远走高飞,扬长而去
写出形容场面壮观的成语或成语
八音迭奏,百万雄师,宾客如云,波涛汹涌,波澜老成,层峦叠嶂,车水马龙,成千上万,摧枯拉朽,翻江倒海,翻江搅海,飞流直下,风樯阵马,钢筋铁骨,高车驷马,鼓角齐鸣,浩浩荡荡,豪言壮语,壶浆塞道,欢声雷动,家家户户,坚强不屈,江翻海倒,接连不断,…
写出下列成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车水马龙,虎背熊腰,满腹经纶,怒发冲冠,情同手足,如饥似渴,万无一失,雪上加霜,抑扬顿挫,莺歌燕舞,斩钉截铁,争奇斗艳,杯水车薪,兔死狐悲,星罗棋布,奔流不息,襟飘带舞
试着写出打比方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生动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