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尝辛苦 [ bèi cháng xīn kǔ ]
释义: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一: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2、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3、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4、恻怛之心 [ cè dá zhī xīn ]
释义: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5、冲州过府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释义:指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出处:《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6、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释义: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7、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8、风雨共舟 [ fēng yǔ gòng zhōu ]
释义: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9、患难之交 [ huàn nàn zhī jiāo ]
释义: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10、航海梯山 [ háng hǎi tī shān ]
释义: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11、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2、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释义: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13、劫后余生 [ jié hòu yú shēng ]
释义: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寄怀许仙屏中丞四首》:“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14、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释义: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5、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释义: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16、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释义: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7、历久弥坚 [ lì jiǔ mí jiān ]
释义: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18、履险蹈危 [ lǚ xiǎn dǎo wēi ]
释义:指经历危险。
出处:《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19、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释义: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20、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1、任重道悠 [ rèn zhòng dào yōu ]
释义: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22、戎马生涯 [ róng mǎ shēng yá ]
释义: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出处: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23、身经百战 [ shēn jīng bǎi zhàn ]
释义: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处:《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24、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25、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释义: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26、石泐海枯 [ shí lè hǎi kū ]
释义: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出处: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27、身历其境 [ shēn lì qí jìng ]
释义:历:经历;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28、生死关头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释义:指极其紧要的契机或时刻。
出处: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29、世态人情 [ shì tai rén qíng ]
释义: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出处: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30、水调歌头 [ shuǐ diào gē tóu ]
释义:词牌名。
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形容人受到折磨的成语(84个)
••阅读 1743
形容人受到折磨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关于受到惊吓的成语
乘虚可惊,出乎意外,大吃一惊,大言相骇,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耽惊受怕,躭惊受怕,多种多样,蜂虿作于怀袖,高世骇俗,狗吠之惊,魂飞魄散,魂飞魄丧,鸡皮疙瘩,惊恐万状,惊愕失色,惊慌失措,惊惶万状,惊魂不定,毛骨悚然,面如死灰,目瞠口…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成语
悲痛欲绝,愁云惨雾,椎心泣血,肝肠寸断,呼天抢地,老泪纵横,乐极生悲,闷闷不乐,泣不成声,如丧考妣,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痛心疾首,万念俱灰,心如刀割,郁郁寡欢,撕心裂肺,伤心欲绝
表达病痛折磨的成语
悲痛欲绝,恻怛之心,疾不可为,妙手回春,人命危浅,手到病除,痛不欲生,痛哭流涕,欣喜若狂,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关于病痛折磨的成语
恻怛之心,痛不欲生
描写感受到温暖的成语
吹气胜兰,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沁人心脾,沁人肺腑,轻重缓急,嘘寒问暖,雪中送炭
受到良心谴责的成语
诚惶诚恐,触目惊心,大惊失色,风声鹤唳,寒心酸鼻,惶恐不安,魂不附体,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慌失色,惊魂未定,毛骨悚然,失魂落魄,忐忑不安,谈虎色变,提心吊胆,畏缩不前,畏首畏尾,闻风丧胆,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心有余悸,羞愧难当,战战兢兢,…
形容人受到震撼的成语
壁立千仞,惨绝人寰,触目惊心,大惊失色,荡魂摄魄,恍然大悟,惊世骇俗,惊天动地,惊心动魄,醍醐灌顶,威震三军,一字千金,振聋发聩,震天动地,震撼人心,震撼寰宇,胆战心惊,惊心动魂
形容挫折磨难的成语
百折不回,饱经忧患,饱经风雨,饱经沧桑,鼻青眼肿,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拔之志,超世之才,成败利钝,颠沛流离,富贵不能淫,过河拆桥,毫不动摇,后车之戒,坚强不屈,坚韧不拔,艰难困苦,见噎废食,坎坷不平,看破红尘,枯枝再春,枯木再生,拉捭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