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鼓雷门 [ bù gǔ léi mén ]
释义: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出处:《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2、不越雷池 [ bù yuè léi shi ]
释义: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3、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4、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5、风雷火炮 [ fēng léi huǒ pào ]
释义:形容十分急躁。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二回:“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货还没有起完,到了半夜里,忽然宪太太来了,风雷火炮的一阵,马上就要开船,脸上很带点怒色。”
6、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释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7、欢声雷动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释义: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8、轰雷掣电 [ hōng léi chè diàn ]
释义: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9、疾雷不及掩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释义: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10、惊心动魄 [ jīng xīng dòng pò ]
释义: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1、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2、聚蚊成雷 [ jù wén chéng léi ]
释义: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13、雷打不动 [ léi dǎ bù dòng ]
释义: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14、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释义: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15、雷霆万钧 [ léi tíng wàn jūn ]
释义: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出处: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16、烈火轰雷 [ liè huǒ hōng léi ]
释义: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性子又~似的,煞是不好说话。”
17、雷奔云谲 [ léi bēn yún jué ]
释义: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出处:清·梅曾亮《陈拜乡诗序》:“今夫水之归壑也,其未至则澎濞汹涌,雷奔云谲,及至于壑则已矣。”
18、雷嗔电怒 [ léi chēn diàn nù ]
释义:暴怒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19、雷电交加 [ léi diàn jiāo jiā ]
释义: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或错杂出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20、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wàn j ]
释义: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21、咆哮如雷 [ páo xiāo rú léi ]
释义: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出处:茅盾《子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咆哮如雷,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就又劈面掷过去。”
22、平地一声雷 [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
释义: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出处:五代·前蜀·韦庄《喜迁莺》:“凤衔金榜出门来,平地一声雷。”
23、铺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释义: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24、瓢泼大雨 [ piáo pō dà yǔ ]
释义: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25、平地风雷 [ píng dì fēng léi ]
释义: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出处: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若说道董仲舒入朝,公孙弘见招,看平地风雷奋头角。”
26、平地起雷 [ píng dì qǐ léi ]
释义: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出处: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这一回,真是个平地起雷咧!”
27、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释义: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28、青天霹雳 [ qīng tiān pī lì ]
释义: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29、驱雷掣电 [ qū léi chè diàn ]
释义:比喻神通广大。
出处:明·孟称舜《娇红记》:“把俺那移星换斗神通显,驱雷掣电灵光现。”
30、如雷灌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释义: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出处:《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形容雷声的四字成语(58个)
••阅读 2754
形容雷声的四字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脚步声很轻的四字成语大全
步履如飞,步履维艰,步履蹒跚,大摇大摆,大步流星,跌跌撞撞,婀娜多姿,鹅行鸭步,非同小可,飞针走线,风驰电掣,高视阔步,光明正大,鬼鬼祟祟,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凌波微步,炉火纯青,默默无闻,捏手捏脚,蹑手蹑脚,悄无人声,悄无声息,轻手轻脚,…
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
轻而易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左萦右拂
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
赤胆忠心,大公无私,捐躯殉国,克己奉公,死得其所,为国捐躯,以身殉职,以身殉国,高风亮节,重于泰山
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明事理,穿云裂石,寂然无声,惊天动地,千千万万,人声鼎沸,身临其境,事半功倍,天震地骇,呜呼哀哉,响彻云表,响彻云际,响彻云霄,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哀天叫地,畅叫扬疾,大仁大义,大包大揽,大吃大喝,大吉大利,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大呼小叫,大哄大嗡,大吹大打,大喊大叫,大喊大吼,大富大贵,大开大合,大彻大悟,大恩大德,大慈大悲,大摇大摆,大是大非,大智大勇,大本大宗,大模大样,大澈大悟,…
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
苍翠欲滴,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绿草如茵,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银装素裹,郁郁葱葱,洁白无瑕
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明事理,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字正腔圆
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
欢喜冤家,奸夫淫妇,狼狈为奸,露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