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释义: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出处: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2、白头偕老 [ bái tóu xié lǎo ]
释义: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3、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4、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5、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释义: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6、东摇西摆 [ dōng yáo xī bǎi ]
释义: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7、二心两意 [ èr xīn liǎng yì ]
释义: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8、匪石匪席 [ fěi shí fěi xí ]
释义: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9、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10、皓首穷经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 ]
释义: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出处: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11、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2、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释义: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3、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4、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15、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16、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释义: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7、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释义: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18、尽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释义: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处:后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19、鞠躬尽力 [ jū gōng jìn l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同“鞠躬尽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0、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释义: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21、雷打不动 [ léi dǎ bù dòng ]
释义: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22、励志竭精 [ lì zhì jié jīng ]
释义: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出处:《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23、临危不惧 [ lín wēi bù jù ]
释义: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24、绵绵不断 [ mián mián bù duàn ]
释义: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不息”、“绵绵不绝”、“绵延不绝”。
出处: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天色灰蒙蒙的,弥漫的云雾遮盖着山峦,那种无尽无休的贵州式的细雨绵绵不断。”
25、绵绵不绝 [ mián mián bù jué ]
释义: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26、勤学好问 [ qín xué hǎo wèn ]
释义: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27、始终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释义: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8、誓死不二 [ shì sǐ bù èr ]
释义: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29、舐糠及米 [ shì kāng jí mǐ ]
释义: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30、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形容坚定方向的成语(102个)
••阅读 2286
形容坚定方向的词语(7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声音坚定有力成语
电闪雷鸣,铿锵有力,铿铿锵锵,琅琅上口,理直气壮,理屈词穷,裂石流云,念念有词,声如洪钟,义正词严,抑扬顿挫,游响停云,张口结舌,振振有词,字正腔圆
形容信念坚定的名词成语
百折不回,百折不移,百折不屈,碧血丹心,博学笃志,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拔之志,不食周粟,苍松翠柏,超世之才,成千成万,持之以恒,单枪匹马,当仁不让,东山之志,奋不顾身,奋勇向前,奋勇当先,高歌猛进,孤注一掷,海枯石烂,海誓山盟,毫不动摇,…
形容很有意志坚定的成语
安贫乐道,傲然挺立,把素持斋,百丈竿头,百折不回,百折不摧,百折不屈,抱残守阙,抱表寝绳,碧血丹心,跛鳖千里,不偏不倚,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挠不折,不耻最后,长恶不悛,持之以恒,持斋把素,大是大非,戴圆履方,得失在人,滴水穿石,动心忍性,…
形容找不到方向的成语人
观望风色,鸿鹄之志,杳无音信,切合实际,卧薪尝胆,无所事事,无的放矢,胸无大志,无所适从
形容一个人很坚定一件事的成语
傲然屹立,白头到老,白首不渝,百折不回,百折不移,百折不屈,碧血丹心,博学笃志,薄志弱行,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拔之志,不食周粟,苍松翠柏,超世之才,成千成万,持之以恒,聪明英毅,单枪匹马,当仁不让,东山之志,东摇西摆,笃信好学,二心两意,…
形容说话非常的坚定的成语
傲然挺立,傲雪凌霜,傲雪欺霜,傲然屹立,白头到老,白首不渝,背义忘恩,碧血丹心,冰清玉润,博学笃志,薄志弱行,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拔之志,不食周粟,苍松翠柏,超世之才,持之以恒,聪明英毅,顶天立地,东摇西摆,笃信好学,二心两意,二意三心,…
形容研究方向不同的成语
各显神通,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
形容话很坚定的成语
傲然屹立,白发相守,白发偕老,白头到老,白头相并,白首不渝,百折不回,百折不移,百折不屈,碧血丹心,别来无恙,博学笃志,薄志弱行,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拔之志,不食周粟,苍松翠柏,长驱直入,超世之才,成千成万,持之以恒,聪明英毅,此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