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释义: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2、比屋可封 [ bǐ wū kě fēng ]
释义: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明圣之世,国多贤人,故唐虞之时,可彼屋而封。”
3、比屋而封 [ bǐ wū ér fēng ]
释义: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出处:《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4、冰洁玉清 [ bīng jié yù qīng ]
释义:比喻德行高洁。
出处:《初学记》卷宗十七引《吴先贤传·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
5、冰清玉粹 [ bīng qīng yù cuì ]
释义:比喻德行高洁。
出处:《初学记》卷十七引晋孙绰《原宪赞》:“原宪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术。”
6、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7、才轻德薄 [ cái qīng dé bó ]
释义: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8、才疏德薄 [ cái shū dé bó ]
释义: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9、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10、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11、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12、德薄能鲜 [ dé bó néng xiǎn ]
释义: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13、德艺双馨 [ dé yì shuāng xīn ]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14、砥行磨名 [ dǐ xíng mó míng ]
释义:磨砺德行与名节。
出处: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15、度德量力 [ duó dé liàng lì ]
释义: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16、得薄能鲜 [ dé bó néng xiān ]
释义: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17、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释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18、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释义: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19、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20、高风峻节 [ gāo fēng jùn jié ]
释义: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21、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2、豁达大度 [ huò dá dà dù ]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23、秽德垢行 [ huì dé gòu xíng ]
释义: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出处: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24、积善余庆 [ jī shàn yú qìng ]
释义: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5、积德累善 [ jī dé lěi shàn ]
释义:积累德行与善事。
出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26、积德裕后 [ jī dé yù hòu ]
释义: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出处:清·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
27、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28、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29、年高德卲 [ nián gāo dé ér ]
释义: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30、潜德秘行 [ qián dé mì xíng ]
释义:指不为人知的德行。同“潜德隐行”。
出处: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形容德行很高的成语(64个)
••阅读 4044
形容德行很高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东西档次很高的成语大全
大气磅礴,光芒万丈,浩然之气,皇亲国戚,金印紫绶,佩金带紫,气壮山河,气贯长虹,玉叶金柯,浪漫主义
形容价值极高的国之瑰宝的成语大全
吉光片羽,吉光片裘
形容一个人学问极高的成语大全
百丈竿头,不切实际,不同流俗,才华盖世,才望高雅,才高运蹇,粲然可观,出将入相,得意忘形,扶摇万里,概日凌云,竿头日进,高城深池,高官显爵,高车驷马,赫赫之光,怀才不遇,骄傲自满,量金买赋,平地青云,平地登云,平步青云,平步青霄,青云直上,…
形容大山高的成语大全
崇山峻岭,重峦叠嶂,斗折蛇行,风吹雨打,高耸入云,坚韧不拔,金碧辉煌,连绵不断,美不胜收,穷崖绝谷,深山老林,悬崖峭壁,因地制宜
形容人学学问高的成语大全
饱学之士,博大精深,博通经籍,博见洽闻,博识洽闻,博而不精,博识多通,博览五车,博览古今,博而寡要,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不得要领
形容人读书多学问高的成语大全
八斗之才,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学多才,博学洽闻,博学多闻,博弈犹贤,博物洽闻,博文约礼,博览群书,博闻强志,博闻强识,不刊之书,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沈博绝丽,沉博绝丽,出口成章,倒背如流,读书破万卷,多闻强记,峨冠博带,繁征博引,废寝忘食…
有哪些成语大全形容人学问很高的
饱学之士,博大精深,博见洽闻,博识洽闻,博而不精,博识多通,博览五车,博览古今,博而寡要,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不得要领
形容学门高的成语大全
罢黜百家,闭门不出,博学多才,不好意思,不矜不伐,不耻下问,匆匆忙忙,儋石之储,倒屣相迎,得意门生,范张鸡黍,反复推敲,放在眼里,管中窥豹,好为人师,黑牛白角,华屋山丘,家无儋石,建功立业,骄傲自满,金马玉堂,窥豹一斑,老蚌生珠,老马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