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牍劳形 [ àn dú láo xíng ]
释义: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2、暗室欺心 [ àn shì qī xīn ]
释义: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3、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百思不解 [ bǎi sī bù jiě ]
释义: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5、弊绝风清 [ bì jué fēng qīng ]
释义: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出处:宋·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6、不打自招 [ bù dǎ zì zhāo ]
释义: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7、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释义: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8、不愧屋漏 [ bù kuì wū lòu ]
释义: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9、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释义: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10、藏污纳垢 [ cáng wū nà gòu ]
释义: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11、逞性妄为 [ chéng xìng wàng wéi ]
释义:由着性子胡来。也指坏人任意干坏事。
出处: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杨荫榆发表过一个‘须知学校犹家庭’的怪论。意思是说,学校好比封建大家庭,校长就是家长,有权逞性妄为。”
12、除恶务尽 [ chú è wù jìn ]
释义: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13、大快人心 [ dà kuài rén xīn ]
释义: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14、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释义: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15、杜渐防微 [ dù jiàn fáng wēi ]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16、多行不义必自毙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7、恶性循环 [ ē xìng xún huán ]
释义: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出处:《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18、恶事行千里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释义: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20、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释义: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21、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释义: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22、香火不绝 [ xiāng huǒ bù jué ]
释义: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
23、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释义: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25、褒善贬恶 [ bāo shàn biǎn è ]
释义: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
26、暴戾恣睢 [ bào lì zì suī ]
释义: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27、表里为奸 [ biǎo lǐ wéi jiān ]
释义: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那姓周的在库书内,不知亏空了多少银子,他表里为奸,凭这个假册子,要来侵吞款项。”
28、名胜古迹 [ míng shèng gǔ jī ]
释义: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29、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释义: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30、案牍之劳 [ àn dú zhī láo ]
释义: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都可以做的成语(36个)
••阅读 2451
形容都可以做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草木茂盛的可以做名字的成语
不可缺少,苍翠欲滴,繁花似锦,根深叶茂,古木参天,归去来兮,花团锦簇,绿草如茵,蔓蔓日茂,蓬蓬勃勃,青枝绿叶,人丁兴旺,人间天上,生机勃勃,松柏之茂,欣欣向荣,郁郁芊芊,郁郁苍苍,枝繁叶茂,竹苞松茂,郁郁葱葱
形容那里都可以到达的成语
不可胜言,殊途同归,所向披靡,无路可走,朝发暮至
形容跟谁都可以的成语
好好先生,一团和气
形容每天都可以进步的成语
发奋图强,放眼世界,竿头日上,竿头直上,刮目相待,刮目相看,精进不休,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另眼相看,日就月将,日新月异,日异月新,日积月累,瞬息千里,一瞬千里,与日俱进,蒸蒸日上,孜孜不倦,突飞猛进,笔头生花
形容离开了谁都可以过的成语
爱别离苦,安忍无亲,黯然魂销,黯然销魂,把臂徐去,拔刀相助,百伶百俐,抱恨黄泉,背暗投明,必里迟离,比翼连枝,比目连枝,比肩并起,变躬迁席,伯劳飞燕,不即不离,不可动摇,超凡出世,称王称霸,迟迟吾行,初出茅庐,刺刺不休,寸步不离,呆若木鸡,…
形容可以做很久的成语
冥思苦想,深思熟虑,思前想后
形容什么都可以吃的成语
大吃大喝,风卷残云,囫囵吞枣,慌不择路,饥不择食,饥肠辘辘,津津有味,狼吞虎咽,骗吃混喝,寝食不安,如狼似虎,茹毛饮血,生吞活剥,食不甘味,挑肥拣瘦,痛痛快快,味同嚼蜡,细嚼慢咽,一扫而光,大快朵颐
形容都可以看淡的成语
安之若固,不以为意,不慌不忙,察颜观色,瞠目而视,宠辱不惊,淡然置之,当耳边风,毫不在乎,毫不关心,毫不在意,另眼相看,满不在乎,漠不关心,目不斜视,如泣草芥,若无其事,是事可可,视富如贫,似有如无,泰然处之,泰然居之,听而不闻,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