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2、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博闻强记 [ bó wén qiáng jì ]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博洽多闻 [ bó qià duō wén ]
释义: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6、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7、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释义: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8、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10、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11、不露圭角 [ bù lù guī jiǎo ]
释义: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12、百世之师 [ bǎi shì zhī shī ]
释义: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3、成仁取义 [ chéng rén qǔ yì ]
释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5、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16、春风沂水 [ chūn fēng yí shuǐ ]
释义: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7、打成一片 [ dǎ chéng yī piàn ]
释义: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18、大法小廉 [ dà fǎ xiǎo lián ]
释义: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19、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释义: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殚见洽闻 [ dān jiàn qià wén ]
释义: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21、道不拾遗 [ dào bù shí yí ]
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22、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23、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24、断头将军 [ duàn tóu jiāng jūn ]
释义: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25、德配天地 [ dé pèi tiān dì ]
释义: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26、道高德重 [ dào gāo dé zhòng ]
释义: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处: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27、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8、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9、分秒必争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释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30、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形容老师品德高尚的成语(379个)
••阅读 3928
形容老师品德高尚的词语(10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老师性格特点的成语
慈眉善目,费尽心思,敷衍了事,和蔼可亲,精细入微,良师益友,良师诤友,马马虎虎,呕心沥血,无微不至,用心良苦,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关于老师的唯美古风成语
曾经沧海,楚楚动人,风花雪月,似水流年,珠圆玉润
关于老师夸家长的成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
赞美老师画画的好成语
笔下生花,鞭辟入里,别具匠心,大家风范,点睛之笔,儿女英雄,呼之或出,呼之欲出,画蛇添足,画龙点睛,活灵活现,活龙活现,锦上添花,刻画入微,力透纸背,淋漓尽致,妙笔生花,名闻天下,入木三分,山珍海味,神来之笔,身临其境,铁画银钩,痛快淋漓,…
描写老师伟大的成语
不厌其烦,栋梁之才,勤勤恳恳,学而不厌,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老师十分严格的成语
疾言厉色,目光如炬,严词厉色
对感谢老师辛苦的成语
程门立雪,赤胆忠心,春风化雨,废寝忘食,高官厚禄,恭恭敬敬,古道热肠,和蔼可亲,后顾之忧,教导有方,竭尽心力,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刻苦钻研,埋头苦干,满腹经纶,呕心沥血,平易近人,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三顾茅庐,势不两立,死而后已,无微不至,…
夸奖老师jiangke的成语
百世之师,百年树人,冰寒于水,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知不觉,不耻下问,称心如意,程门立雪,春风化雨,得意门生,耳提面命,废寝忘食,高业弟子,高足弟子,公门桃李,共枝别干,宫墙重仞,关怀备至,好为人师,和蔼可亲,和蔼近人,后来居上,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