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2、春风夏雨 [ chūn fēng xià yǔ ]
释义: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簟纹如水 [ diàn wén rú shuǐ ]
释义: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出处: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宋·辛弃疾《御街行》:“纱厨如舞,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4、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5、挥汗如雨 [ huī hàn rú yǔ ]
释义: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6、阑风长雨 [ lán fēng zhàng yǔ ]
释义: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出处:唐杜甫《秋雨叹》诗之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7、阑风伏雨 [ lán fēng fú yǔ ]
释义: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出处:清·纳兰性德《菩萨慢》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8、秋收冬藏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
释义: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9、肉山脯林 [ ròu shān fǔ lín ]
释义: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
出处: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10、热气腾腾 [ rè qì téng téng ]
释义: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出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热气腾腾的端过来。”
11、人间天上 [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
释义: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12、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释义: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3、铄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14、烁玉流金 [ shuò yù liú jīn ]
释义: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同“烁石流金”。
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15、烁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16、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释义: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18、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释义: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19、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释义: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20、流汗浃背 [ liú hàn jiā bèi ]
释义: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出处: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
21、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释义: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22、冬日夏云 [ dōng rì xià yún ]
释义: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23、冬温夏凊 [ dōng wēn xià jìng ]
释义: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24、火伞高张 [ huǒ sǎn gāo zhāng ]
释义: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25、四时八节 [ sì shí bā jié ]
释义: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出处:唐·马总《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唐·杜甫《短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26、暑雨祁寒 [ shǔ yǔ qí hán ]
释义: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出处:《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
27、五黄六月 [ wǔ huáng liù yuè ]
释义: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28、有脚阳春 [ yǒu jiǎo yáng chūn ]
释义: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29、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释义: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30、枝叶扶疏 [ zhī yè fú shū ]
释义:①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②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③比喻兴旺发展。
出处:《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诸根也。”
描写夏天的优美成语摘抄(36个)
••阅读 1154
描写夏天的优美词语摘抄(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摘抄描写人神态的成语大全
唉声叹气,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昂首挺胸,半信半疑,勃然大怒,怅然若失,沉吟不决,瞠目结舌,诚惶诚恐,迟疑不决,愁眉苦脸,愁眉不展,从容不迫,大惊失色,大惑不解,呆若木鸡,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含情脉脉,和颜悦色,和蔼可亲,狐疑不决,慌手慌脚,…
夏天的太阳的优美成语
喘月吴牛,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挥汗成雨,挥汗如雨,火伞高张,吴牛喘月
写夏天的雨优美成语
暴风骤雨,大雨如注,大雨倾盆,大雨滂沱,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滂沱大雨,瓢泼大雨,气势磅礴,千军万马,倾盆大雨
描写自然景物的好成语摘抄
暗无天日,傲雪凌霜,白草黄云,白雪皑皑,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百草权舆,傍花随柳,暴风骤雨,碧波荡漾,碧空如洗,波涛汹涌,草木萧疏,草长莺飞,姹紫嫣红,长林丰草,齿牙春色,崇山峻岭,吹箫乞食,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山如笑,…
描写夜晚景色的成语摘抄
黑更半夜,火树银花,漆黑一团,万家灯火,一团漆黑,月明风清,月明星稀,月明千里,月白风清,月落星沉,月黑风高,皓月当空
描写夏天树的优美成语
沉李浮瓜,赤地千里,春风夏雨,寸草不生,簟纹如水,电闪雷鸣,冬温夏凊,冬日夏云,挥汗如雨,火伞高张,阑风伏雨,阑风长雨,流汗浃背,秋收冬藏,热气腾腾,人间天上,肉山脯林,生机勃勃,暑雨祁寒,疏密有致,烁石流金,烁玉流金,铄石流金,四时八节,…
摘抄描写人神态的成语
唉声叹气,半信半疑,勃然大怒,怅然若失,沉吟不决,诚惶诚恐,迟疑不决,呆若木鸡,含情脉脉,和颜悦色,和蔼可亲,狐疑不决,疾言厉色,将信将疑,炯炯有神,举止失措,局促不安,哭天抹泪,哭笑不得,没精打采,眉开眼笑,眉来眼去,眉飞色舞,冥思苦想,…
描写夏天的优美成语及出处
沉李浮瓜,赤地千里,春风夏雨,寸草不生,簟纹如水,电闪雷鸣,冬温夏凊,冬日夏云,挥汗如雨,火伞高张,阑风伏雨,阑风长雨,流汗浃背,秋收冬藏,热气腾腾,人间天上,肉山脯林,生机勃勃,暑雨祁寒,疏密有致,烁石流金,烁玉流金,铄石流金,四时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