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释义: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辞微旨远 [ cí wēi zhǐ yuǎn ]
释义: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出处:《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3、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释义: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4、洞察一切 [ dòng chá yī qiè ]
释义: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5、斗酒学士 [ dǒu jiǔ xué shì ]
释义: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6、敌惠敌怨 [ dí huì dí yuàn ]
释义:犹言报德报怨。
出处:《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7、短叹长吁 [ duǎn tàn cháng xū ]
释义: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
8、恶言厉色 [ è yán lì sè ]
释义: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9、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释义: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10、疾言遽色 [ jí yán jù sè ]
释义: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1、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2、己饥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释义: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辫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13、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释义: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4、军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释义: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15、疾声厉色 [ jí shēng lì sè ]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6、金刚努目 [ jīn gāng nǔ mù ]
释义: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17、口沸目赤 [ kǒu fèi mù chì ]
释义: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18、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释义: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出处:《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19、凛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20、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释义: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21、内峻外和 [ nèi jùn wai hé ]
释义: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22、贫贱不移 [ pín jiàn bù yí ]
释义: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3、愀然不乐 [ qiǎo rán bù lè ]
释义: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4、日日夜夜 [ rì rì yè yè ]
释义: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出处: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25、日中则移 [ rì zhōng zé yí ]
释义: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同“日中则昃”。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26、山积波委 [ shān jī bō wěi ]
释义:指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27、士死知己 [ shì sǐ zhī jǐ ]
释义: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28、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释义: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29、盱衡厉色 [ xū héng lì sè ]
释义: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30、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释义: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形容眼神很严厉的成语(63个)
••阅读 2726
形容眼神很严厉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教学严厉的成语
岸然道貌,不动声色,不可动摇,不苟言笑,插科打诨,撑眉努眼,宠辱不惊,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微旨远,大喝一声,当头棒喝,道貌岸然,地丑力敌,敌惠敌怨,斗酒学士,短叹长吁,恶言厉色,敷衍了事,寡不敌众,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回霜收电,己饥己溺,…
形容眼神有爱意的成语
暗送秋波,不远千里,儿女英雄,飞眼传情,勾勾搭搭,含情脉脉,横眉怒目,横眉努目,横眉立目,回眸一笑,眉目传情,眉眼传情,脉脉含情,目挑心招,荣华富贵,似水柔情,挺胸凸肚,温情脉脉,一见钟情
形容男人眼神的成语
暗送秋波,不好意思,不明事理,不知春秋,愁眉不展,触目恸心,吹毛数睫,慈眉善目,洞察秋毫,洞隐烛微,斗筲之徒,斗筲之人,短见薄识,蕃篱之鷃,顾盼神飞,顾盼生姿,管蠡窥测,含情脉脉,寒腹短识,横眉怒目,横眉竖眼,蟪蛄不知春秋,见金不见人,金刚…
形容父母严厉的成语
撑眉努眼,词严义正,词言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气正,父严子孝,疾声厉色,疾言厉色,行峻言厉,义正辞严,折笄之杖,正色厉声,正颜厉色,正言厉色
形容说话很严厉的成语
岸然道貌,不可动摇,不苟言笑,撑眉努眼,词严义正,词言义正,辞严义正,辞微旨远,大喝一声,当头棒喝,道貌岸然,地丑力敌,敌惠敌怨,斗酒学士,短叹长吁,恶言厉色,寡不敌众,和颜悦色,回霜收电,己饥己溺,疾声厉色,疾言厉色,疾言怒色,疾言遽色,…
形容老师既严厉又慈祥的成语
母慈子孝,菩萨低眉,恰到好处,严父慈母,刚柔并济
形容老师严厉又慈祥的成语
母慈子孝,菩萨低眉,恰到好处,严父慈母,刚柔并济
形容严厉刚烈的成语
任性妄为,为所欲为,为非作歹,专横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