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部论语 [ bàn bù lún yǔ ]
释义: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2、并为一谈 [ bìng wéi yī tán ]
释义: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3、不分皂白 [ bù fēn zào bái ]
释义: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4、不分青红皂白 [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释义: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5、不根之论 [ bù gēn zhī lùn ]
释义: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汉书·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6、不经之谈 [ bù jīng zhī tán ]
释义: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语闳大不经。”晋·羊祜《戒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7、不刊之论 [ bù kān zhī lùn ]
释义: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8、不可磨灭 [ bù kě mó miè ]
释义: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出处: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9、不可同日而语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10、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11、标新领异 [ biāo xīn lǐng yì ]
释义: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12、拨万论千 [ bō wàn lùn qiān ]
释义: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条二折:“谢兄弟肯留纳,我将那拨万论千这回罢,深山中将一个养家心来按捺。”
13、不根之谈 [ bù gān zhī tán ]
释义:指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四:“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14、粲花之论 [ càn huā zhī lùn ]
释义: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15、成败论人 [ chéng bài lùn rén ]
释义: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出处: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16、持平之论 [ chí píng zhī lùn ]
释义: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出处:《汉书·杜延年传》:“延年论议持平。”
17、齿牙余论 [ chǐ yá yú lùn ]
释义: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出处:《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18、长谈阔论 [ cháng tán kuò lùn ]
释义:犹高谈阔论。
出处:《红楼梦》第二二回:“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唯唯而已。”
19、传为美谈 [ chuán wéi měi tán ]
释义: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出处:《公羊传·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20、传为笑谈 [ chuán wéi xiào tán ]
释义: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21、大吹大擂 [ dà chuī dà léi ]
释义: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22、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3、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24、大张其词 [ dà zhāng qí cí ]
释义: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25、等量齐观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
释义: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处: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26、抵掌而谈 [ dǐ zhǎng ér tán ]
释义: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27、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28、笃而论之 [ dǔ ér lùn zhī ]
释义: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出处: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29、谠言嘉论 [ dǎng yán jiā lùn ]
释义: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元史·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30、道长论短 [ dào cháng lùn duǎn ]
释义:指评论好坏是非。
出处:丁玲《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跑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
什么谈什么论的词语(5个)
- 大睨高谈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 就实论虚实:指具体工作。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
- 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指大话、空话。
- 里巷之谈出于街头巷尾的谈论。也指没有知识的人所说的话。多指轻视他人说的话,不值得重视。
- 高雅闲谈高奥奇妙,儒雅端正,安闲恬淡。一般多形容诗文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