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2、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3、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4、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5、不欢而散 [ bù huān ér sàn ]
释义: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6、不可思议 [ bù kě sī yì ]
释义: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处:《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7、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8、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9、草草了事 [ cǎo cǎo liǎo shì ]
释义: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10、刺股悬梁 [ cì gǔ xuán liáng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1、东张西望 [ dōng zhāng xī wàng ]
释义: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12、吊儿郎当 [ diào er láng dāng ]
释义: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出处: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13、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4、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16、敷衍搪塞 [ fū yǎn táng sè ]
释义: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18、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释义: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19、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释义: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20、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21、鹘仑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22、机关算尽 [ jī guān suàn jìn ]
释义: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宋·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3、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24、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25、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27、开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
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8、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29、马上看花 [ mǎ shàng kàn huā ]
释义: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
形容读书不认真的成语(88个)
••阅读 3748
形容读书不认真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表示读书有益的成语
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才高八斗,浮光掠影,精益求精,开卷有益,满腹经纶,浅尝辄止,字斟句酌,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一目十行
关于读书的古文成语
暗室求物,八百孤寒,白面书郎,伴食中书,闭户读书,闭门读书,秉笔直书,博大精深,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闻强识,不切实际,不刊之书,不学无术,布衣韦带,才疏学浅,才高八斗,才贯二酉,承先启后,持之以恒,触类旁通,触类而长,穿壁引光,春诵夏弦,…
描写人读书动作的成语
蹦蹦跳跳,步履艰难,插科打诨,大摇大摆,大步流星,呆若木鸡,道听途说,电光石火,东奔西窜,东张西望,飞檐走壁,风驰电掣,刮目相看,横冲直撞,横行霸道,虎视眈眈,欢天喜地,回眸一笑,挤眉弄眼,健步如飞,精力充沛,雷厉风行,连蹦带跳,买椟还珠,…
有关读书的好成语大全
饱学之士,博学多才,博学多闻,不学无术,不愧下学,不耻下问,才疏学浅,道山学海,发奋图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品学兼优,全神贯注,调嘴学舌,闻鸡起舞,悬梁刺骨,学识渊博,一心一意,凿壁偷光,专心致志,孜孜不倦,搬弄是非,…
表示安静读书的成语
沉心静气,砥志研思,集思广益,聚精会神,埋头苦干,目不别视,目不窥园,目不转睛,平心静气,潜心涤虑,潜精研思,全心全意,全神贯注,万籁无声,万籁俱寂,鸦鹊无声,鸦默鹊静,一心一意,怡然自得,专心致志,坐不窥堂,心无二用
关于描写读书的成语
闭户读书,屏气凝神,秉笔直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不知肉味,才高八斗,持之以恒,刺股悬梁,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券,丹书铁契,倒背如流,读书得间,读书破万卷,读书三余,读书三到,读书种子,废书而叹,废寝忘食,分秒必争…
形容要努力读书的成语
尝胆卧薪,尝胆眠薪,穿壁引光,刺股悬梁,刺股读书,分甘绝少,奋发图强,攻苦食淡,积雪囊萤,坚苦卓绝,刻苦耐劳,匡衡凿壁,临池学书,埋头苦干,磨砥刻厉,囊萤映雪,牛角挂书,驽马十驾,勤学苦练,十年寒窗,孙康映雪,铁面枪牙,卧薪尝胆,悬梁刺骨,…
赞美读书有用的成语
博学多才,不得而知,才高八斗,对床夜语,开卷有益,满腹经纶,珠联玉映,珠联璧合,学富五车,博古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