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碍口识羞 [ ài kǒu shí xiū ]
释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2、词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释义: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3、点手划脚 [ diǎn shǒu jí jiǎo ]
释义: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4、瞽言妄举 [ gǔ yán wàng jǔ ]
释义: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出处:《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5、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6、胡说乱道 [ hú shuō luàn dào ]
释义: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出处:元·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7、轻举妄动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释义: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处:《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8、七搭八搭 [ qī cháng bā dā ]
释义: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纠缠;乱搭腔。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老爷今天七搭八搭,不知道说些什么。”
9、文不对题 [ wén bù duì tí ]
释义: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名人和名言》:“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的。”
10、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1、信口开合 [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俺张孔目怎肯缘木求鱼。”
12、言之有序 [ yán zhī yǒu xù ]
释义: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出处:《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13、游谈无根 [ yóu tán wú gēn ]
释义:指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出处: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14、胡拉乱扯 [ hú lā luàn chě ]
释义:指胡扯瞎说。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扯的还不同。”
15、胡说白道 [ hú shuō bái dào ]
释义:犹言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16、加油加醋 [ jiā yóu jiā cù ]
释义: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赵树理《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
17、井然有条 [ jǐng rán yǒu tiáo ]
释义: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18、多嘴献浅 [ duō zuǐ xiàn qiǎn ]
释义: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19、鬼话连篇 [ guǐ huà lián piān ]
释义: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出处: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20、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释义: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21、黑言诳语 [ hēi yán kuáng yǔ ]
释义: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哉?且独成而非共由者矣,何以谓之道哉?谁生之哉?道家黑言诳语,大率类此。”
22、口中雌黄 [ kǒu zhōng cí huáng ]
释义: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出处:《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
23、轻描淡写 [ qīng miáo dàn xiě ]
释义: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着急。”
24、适如其分 [ shì rú qí fèn ]
释义:犹言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25、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26、言颠语倒 [ yán diān yǔ dǎo ]
释义: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27、悖言乱辞 [ bèi yán luàn cí ]
释义:指胡言乱语。
出处:《公孙龙子·白马论》:“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形容他乱口说话的成语(30个)
••阅读 724
形容他乱口说话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不用说话行动一致的成语大全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形容说话又臭又硬的成语大全
半吐半露,半吞半吐,卑鄙无耻,笨嘴笨舌,比手划脚,博大精深,不切实际,不加思索,不声不响,不声不吭,不慌不忙,不知深浅,不识高低,沉默寡言,侈侈不休,词钝意虚,颠三倒四,钝口拙腮,恶声恶气,狗屁不通,含糊不清,罕言寡语,罕譬而喻,毫不犹豫,…
形容说话言辞锋利带舌的成语大全
唇枪舌剑,舌剑唇枪,针锋相对,嘴尖舌头快
形容人说话不顾他人的成语大全
固执己见,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刚愎自用,身轻言微,人微言轻
形容说话严厉的成语大全有哪些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撑眉努眼,词严义正,词言义正,大喝一声,当头棒喝,道貌岸然,恶言厉色,刚直不阿,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回霜收电,浑浑噩噩,疾言厉色,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口沸目赤,苦药利病,雷动风行,冷若冰霜,…
形容人说话和行动不一致的成语大全
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
形容说话抖抖索索的成语大全
八索九丘,奔车朽索,不加思索,不知所措,吹毛求疵,抖擞精神,抖抖瑟瑟,抖搂精神,反复推敲,费尽心思,腐索奔马,干脆利落,功名利禄,涵泳玩索,绞尽脑汁,惊恐万状,惊慌失措,精神抖擞,枯燥无味,勒索敲诈,利利索索,冥思苦想,冥思苦索,名缰利索,…
形容说话说得婉转动听的成语大全
笔下留情,缠绵蕴藉,沉默寡言,词不达意,讽一劝百,广譬曲谕,见马克思,经验之谈,九牛二虎之力,慷慨激昂,口若悬河,苦语软言,快刀斩乱麻,伶牙俐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驴唇不对马嘴,妙语连珠,能言善道,能言善辩,能说会道,能言巧辩,旁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