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无禁忌 [ bǎi wú jìn jì ]
释义: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出处: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
2、出言无状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释义: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3、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4、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5、放辟邪侈 [ fàng pì xié chǐ ]
释义: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6、放任自流 [ fàng rèn zì liú ]
释义: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7、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8、风流倜傥 [ fēng liú tì tǎng ]
释义: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这边北院里同居的,也是个京官,姓车,号文琴,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为人甚是风流倜傥。”
9、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0、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11、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释义: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12、胡天胡地 [ hú tiān hú dì ]
释义: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出处:阿英《西门买书记》:“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但他们不识货,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
13、娇生惯养 [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
释义: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
14、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释义: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出处:《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而狂妄之甚也。”
15、口出狂言 [ kǒu chū kuáng yán ]
释义: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16、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17、落拓不羁 [ luò tuò bù jī ]
释义:形容人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出处:《北史·杨素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
18、敛色屏气 [ liǎn sè bǐng qì ]
释义: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出处:宋·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19、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20、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释义:形容难办的事。
21、品学兼优 [ pǐn xué jiān yōu ]
释义: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22、气焰嚣张 [ qì yàn xiāo zhāng ]
释义: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23、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24、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释义: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出处:《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5、肆意妄为 [ sì yì wàng wéi ]
释义:妄:胡乱,非分的,出了常规的。妄为:胡作非为。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亦作“肆意妄行”。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0回:“故令天媳管束,督做女工之事,非纵之使毫无忌惮,肆意妄为也。”
26、物极必反 [ wù jí bì fǎn ]
释义: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27、揠苗助长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8、野调无腔 [ yě diào wú qiāng ]
释义: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30、有目共睹 [ yǒu mù gòng dǔ ]
释义: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形容放肆的词语有什么(2个)
- 丢风撒脚撒:放开。指轻狂放肆。
- 第五纵队泛指帝国主义在别国内部组织和安插的,由叛徒、内奸、破坏分子组成的反动势力。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由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支持的西班牙叛军,向西班牙共和国发动进攻,叛军将领摩拉宣称,已有四个纵队在进攻首都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马德里潜伏作内应。以后,“第五纵队”就成为钻进革命队伍内部搞破坏的反动力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