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傲睨万物 [ ào nì wàn wù ]
释义: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出处:宋·黄庭坚《豫章文集·卷二十六·跋俞秀老清老诗颂》:“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其傲睨万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哀”。
2、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释义: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3、傲世轻物 [ ào shì qīng wù ]
释义: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傲)世轻物,不污不俗。”
4、傲慢不逊 [ ào màn bù xùn ]
释义: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5、敖世轻物 [ áo shì qīng wù ]
释义: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6、傲慢无礼 [ ào màn wú lǐ ]
释义: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7、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释义: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8、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9、不亢不卑 [ bù kàng bù bēi ]
释义: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10、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11、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12、鼻孔朝天 [ bí kǒng ch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13、鼻孔辽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14、鼻孔撩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15、不知天高地厚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
释义: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16、不自满假 [ bù zì mǎn jiǎ ]
释义:不自满,不自大。
出处:《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17、称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释义: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出处: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
18、称王称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释义: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19、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0、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释义: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21、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22、伐功矜能 [ fá gōng jīn néng ]
释义: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23、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24、高傲自大 [ gāo ào zì dà ]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25、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26、骄傲自满 [ jiāo ào zì mǎn ]
释义: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27、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释义: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28、矜功恃宠 [ jīn gōng shì chǒng ]
释义: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出处:《魏书·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29、口出不逊 [ kǒu chū bù xùn ]
释义: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形容狂妄自大。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30、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释义: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出处:《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而狂妄之甚也。”
形容特别自大的成语(102个)
••阅读 2959
形容特别自大的词语(6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人气场强大的成语
不拘绳墨,得道多助,浩浩荡荡,宏伟壮观,惊涛骇浪,来者不善,浓眉大眼,排山倒海,铺天盖地,气冲斗牛,气冲霄汉,气势汹汹,气势熏灼,气吐虹霓,气势磅礴,气贯长虹,事与愿违,失道寡助,唯我独尊,威风凛凛,汹涌澎湃,八面威风,不怀好意,心想事成,…
形容人自大愚昧的成语
井底之蛙,目无余子,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夜郎自大,愚不可及,愚昧无知,坐井观天
表示外面风大的成语
白浪掀天,暴风骤雨,大风大浪,风卷残云,风潇雨晦,风起云涌,风雨交加,狂风怒号,狂风暴雨,马毛猬磔,飞沙走石
古文形容仇恨很大的成语
报仇雪恨,不世之仇,不解之仇,恨之入骨,怀恨在心,旧恨新仇,苦大仇深,你死我活,千仇万恨,不共戴天,深仇积恨,势不两立,誓不两立,宿怨深仇,新仇旧恨,血海深仇,枕干之雠,切骨之仇
描写老师伟大的成语
不厌其烦,栋梁之才,勤勤恳恳,学而不厌,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关于从小到大的成语
积水成渊,积沙成塔,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跬步千里,累土至山
表示现在心情特别好的成语
大喜若狂,欢呼雀跃,欢天喜地,皆大欢喜,开眉展眼,乐不可支,乐乐陶陶,乐以忘忧,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眉飞色舞,眉飞眼笑,手舞足蹈,喜不自禁,喜不自胜,喜上眉梢,喜气洋洋,喜行于色,喜笑颜开,喜眉笑眼,笑逐颜开,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高采烈,…
形容特别冷的搞笑成语
冰天雪地,冰雪严寒,滴水成冰,寒冬腊月,寒风刺骨,寒风侵肌,岁暮天寒,天凝地闭,天寒地冻,雪虐风饕,折胶堕指,寒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