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炼成钢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释义: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2、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闭户读书 [ bì hù dú shū ]
释义: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4、秉笔直书 [ bǐng bǐ zhí shū ]
释义: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5、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6、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7、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8、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
释义: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9、不得要领 [ bù dé yào lǐng ]
释义: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10、不足齿数 [ bù zú chǐ shǔ ]
释义: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出处:《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11、不愧下学 [ bù kuì xià xué ]
释义: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12、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14、刺股读书 [ cì gǔ dú shū ]
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15、刺股悬梁 [ cì gǔ xuán liáng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6、大书特书 [ dà shū tè shū ]
释义: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出处: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17、丹书铁契 [ dān shū tiě qì ]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18、丹书铁券 [ dān shū tiě quàn ]
释义: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19、道山学海 [ dào shān xué hǎi ]
释义: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20、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释义: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1、读书三到 [ dú shū sān dào ]
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22、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23、读书种子 [ dú shū zhǒng zǐ ]
释义: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24、读书得间 [ dú shū dé jiàn ]
释义: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25、笃实好学 [ dǔ shí hào xué ]
释义: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26、笃学不倦 [ dǔ xué bù juàn ]
释义: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出处: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27、笃学好古 [ dǔ xué hào gǔ ]
释义: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28、断织劝学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释义: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29、钝学累功 [ dùn xué lěi gōng ]
释义: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30、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形容有毅力词语有哪些(5个)
- 刮摩淬励刮摩:磋商,磨炼兵器。比喻在学术上商讨研究,刻苦钻研。
-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 磨砺自强磨砺:在磨刀石上磨擦,比喻磨炼。自己刻苦磨炼,使自身强大起来。
- 磨砻淬砺磨砻:磨炼;淬砺:制造刀剑必须淬火和磨砺,比喻刻苦磨炼。指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 鹤林玉露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