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释义: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简明扼要 [ jiǎn míng é yào ]
释义: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3、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4、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释义: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5、拖泥带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释义: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宋·释道元《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
6、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释义: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8、言为心声 [ yán wéi xīn shēng ]
释义: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9、言过其实 [ yán guò qí shí ]
释义: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10、言出法随 [ yán chū fǎ suí ]
释义: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11、言简意赅 [ yán jiǎn yì gāi ]
释义: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12、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释义: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13、言行相诡 [ yán xíng xiāng guǐ ]
释义: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出处:《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14、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释义: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15、言之有理 [ yán zhī yǒu lǐ ]
释义: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16、言之有物 [ yán zhī yǒu wù ]
释义: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出处:《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7、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释义: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18、言听计用 [ yán tīng jì yòng ]
释义: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19、言行抱一 [ yán xíng bào yī ]
释义: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汉·贾谊《新书·道述》:“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20、言行信果 [ yán xíng xìn guǒ ]
释义: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21、言行不贰 [ yán xíng bù èr ]
释义: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22、言行若一 [ yán xíng ruò yī ]
释义: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23、言行相悖 [ yán xíng xiāng bèi ]
释义: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24、言行相副 [ yán xíng xiāng fù ]
释义: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同“言行相符”。
出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25、言行相顾 [ yán xíng xiāng gù ]
释义: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26、表里如一 [ biǎo lǐ rú yī ]
释义: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27、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释义: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8、言人人殊 [ yán rén rén shū ]
释义: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29、言行相符 [ yán xíng xiāng fú ]
释义: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
30、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释义: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形容个人言行的成语(31个)
••阅读 2695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成语大全
不二法门,不可言传,曾无与二,超前轶后,超群出众,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当世无双,斗南一人,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独步当时,奋身独步,古往今来,孤标独步,国士无双,海内无双,鹤立鸡群,举世无双,绝世无双,绝代佳人,绝世独立,绝世佳人,绝后空前,…
形容一个人又像又不像的成语大全
不刊之论,积非成是,拾人牙慧,似是而非,以假乱真,曾参杀人,张冠李戴
形容一个人夸下海口的成语大全
病从口入,不切实际,不加思索,才夸八斗,沧海桑田,逞异夸能,聪明才智,大胆海口,东一下西一下,斗美夸丽,反复无常,高下在口,好自矜夸,河门海口,河目海口,河清海宴,河清海晏,胡言乱语,荒诞不经,祸从口出,骄傲自满,矜夸凌上,口口相传,夸大其…
形容一个人富有能力的成语大全
不慌不忙,材优干济,聪明能干,绰有余裕,奋矜之容,风云际会,伏虎降龙,各尽所能,攻无不克,豪杰英雄,挥斥八极,架海擎天,见多识广,尽其所能,惊人之举,精明能干,精锐之师,梦笔生花,谋事在人,能谋善断,奇才异能,巧同造化,曲尽其妙,热情奔放,…
形容一个人十分辛苦的成语大全
跋山涉水,白屋寒门,百舍重茧,饱食终日,饱经霜雪,冰天雪地,不知甘苦,不舍昼夜,步履维艰,惨淡经营,餐风啮雪,餐风饮露,草行露宿,长途跋涉,吃苦耐劳,鹑衣百结,蹉跎岁月,大汗淋漓,大风大浪,箪瓢屡空,滴水成冰,度日如年,发愤忘食,饭糗茹草,…
形容一个人活着很累的成语大全
饱食终日,冰天雪地,不舍昼夜,餐风饮露,蹉跎岁月,大汗淋漓,滴水成冰,发愤忘食,废寝忘食,焚膏继晷,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旰食宵衣,含辛茹苦,汗如雨下,汗出沾背,汗流浃背,汗流满面,挥汗如雨,坚苦卓绝,精疲力竭,酒池肉林,露宿风餐,马不停蹄,…
形容一直是一个人的成语大全
屏气凝神,诚心诚意,东张西望,二三其德,顾此失彼,鬼话连篇,狐朋狗友,胡言乱语,见异思迁,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妙不可言,平平常常,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神关注,如释重负,三心两意,三心二意,三朋四友,十全十美,收视返听,推心致腹,心无旁骛,…
形容学弈的第二个人的成语大全
三心二意,专心致志,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