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城断金 [ 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
释义: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党坚势盛 [ dǎng jiān shì shèng ]
释义:指团结紧、势力盛大。
3、反间之计 [ fǎn jiàn zhī jì ]
释义: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出处:《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4、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5、举国一致 [ jǔ guó yī zhì ]
释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6、安定团结 [ ān dìng tuán jié ]
释义: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7、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8、人心归向 [ rén xīn guī xiàng ]
释义: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9、水清无鱼 [ shuǐ qīng wú yú ]
释义: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0、水至清则无鱼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
释义: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12、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13、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14、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释义: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15、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6、同力协契 [ tóng lì xié qì ]
释义: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17、同心并力 [ tóng xīn bìng lì ]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18、同心一力 [ tóng xīn yī lì ]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19、铜城铁壁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释义: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同“铜墙铁壁”。
出处: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20、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21、为丛驱雀 [ wèi cóng qū què ]
释义: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2、为渊驱鱼 [ wèi yuān qū yú ]
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3、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释义:无论到哪儿都胜利。指到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24、吴越同舟 [ wú yuè tóng zhōu ]
释义: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5、协力同心 [ xié lì tóng xīn ]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26、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27、渊鱼丛雀 [ yuān yú cóng què ]
释义: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8、一心一力 [ yī xīn yī lì ]
释义: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29、扎根串连 [ zhā gēn chuàn lián ]
释义:深入群众并将分散的群众串连起来。
出处:周鸣钢《没有双手的女英雄》:“她和许多土改干部一样搞好了扎根串连的工作。”
30、政清人和 [ zhèng qīng rén hé ]
释义: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出处:《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
形容人心齐泰山移的成语(46个)
••阅读 1358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