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释义: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3、词言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释义: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4、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5、恶言厉色 [ è yán lì sè ]
释义: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6、噩噩浑浑 [ è è hún hún ]
释义: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出处:清·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7、刚直不阿 [ gāng zhí bù ē ]
释义: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8、浩气凛然 [ hào qì lǐn rán ]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9、浩然之气 [ hào rán zhī qì ]
释义: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0、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释义: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11、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2、号令如山 [ hào lìng rú shān ]
释义: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出处:《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13、口沸目赤 [ kǒu fèi mù chì ]
释义: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14、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15、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释义: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6、凛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17、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释义: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18、目不斜视 [ mù bù xié shì ]
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19、愀然不乐 [ qiǎo rán bù lè ]
释义: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0、森严壁垒 [ sēn yán bì lěi ]
释义: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出处: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21、肃然起敬 [ sù rán qǐ jìng ]
释义: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22、慎重其事 [ shèn zhòng qí shì ]
释义:指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
23、台阁生风 [ tái gé shēng fēng ]
释义: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出处:《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24、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释义: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25、笑比河清 [ xiào bǐ hé qīng ]
释义: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出处:《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26、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释义: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27、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释义: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28、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29、亦庄亦谐 [ yì zhuāng yì xié ]
释义: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出处:茅盾《为恢复刊名作》:“亦庄亦谐潇洒,百花齐放争荣。”
30、俨乎其然 [ yǎn hū qí rán ]
释义: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形容学生严肃的成语(60个)
••阅读 2028
形容学生严肃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学生冲出教室的成语
不甘后人,恐后争先,力争上游,退避三舍,万马奔腾,鱼贯而出,争先恐后
形容穿着讲究严肃的成语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楚楚动人,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道貌岸然,吊儿郎当,婀娜多姿,富丽堂皇,刚直不阿,苟且偷生,光彩夺目,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花枝招展,浑浑噩噩,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冷若冰霜,敛容屏气,…
形容人正经严肃的成语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道貌岸然,吊儿郎当,刚直不阿,苟且偷生,光彩夺目,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浑浑噩噩,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冷若冰霜,敛容屏气,凛若冰霜,名副其实,目不斜视,愀然无乐,…
形容老师和学生关系很好
不知所措,大千世界,大大小小,灯红酒绿,泛泛而谈,光明大道,海阔天空,狐群狗党,虎头蛇尾,豁然开朗,教学相长,苦口婆心,良师益友,满园春色,名师出高徒,莫逆之交,莫逆于心,情同手足,人才辈出,三生有幸,身心健康,师道尊严,诗书礼乐,受益匪浅…
形容学生有创新意识的成语大全
别出机杼,匠心独具,自出机杼,不拘一格
关于形容学生态度的成语大全
饱学之士,闭户读书,闭门读书,博学多才,博学审问,博学洽闻,博学多闻,博学笃志,博览群书,不以为耻,不以为然,不学无术,不学无识,不愧下学,不耻下问,才疏学浅,才学兼优,藏修游息,长材茂学,车在马前,程门立雪,嗤之以鼻,持之以恒,虫鱼之学,…
形容学生是废物的成语大全
百废待举,百废俱举,百废待兴,百无一能,百无一是,百无一用,百无是处,半涂而废,不以人废言,不可偏废,不废江河,洞鉴废兴,废书而叹,废寝忘食,废书长叹,废耳任目,废铜烂铁,废私立公,废话连篇,废教弃制,纲纪废弛,见噎废食,金漆饭桶,空心萝卜…
形容太度庄重严肃的成语大全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道貌岸然,吊儿郎当,掉以轻心,端端正正,敷衍了事,刚直不阿,苟且偷生,光彩夺目,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戟指怒目,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冷若冰霜,敛容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