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儿童学走路的成语(29个)

  • 1、傲然挺立  [ ào rán tǐng lì ]

    释义: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2、创巨痛深  [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

    释义: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出处:《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 3、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释义: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 4、东倒西歪  [ dōng dǎo xī wāi ]

    释义: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 5、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6、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7、循序渐进  [ xún xù jiàn jìn ]

    释义: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 8、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释义: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9、杂乱无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释义: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 10、百废待兴  [ bǎi fèi dài xīng ]

    释义: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出处: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 11、初露锋芒  [ chū lù fēng máng ]

    释义: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出处:《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 12、寸步难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释义: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 13、高歌猛进  [ gāo gē měng jìn ]

    释义: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 14、踉踉跄跄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释义: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 15、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释义: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 16、步履蹒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释义: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唐·皮日休《上真观》:“天禄行蹒跚。”

  • 17、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 18、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19、跌跌撞撞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释义: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 20、歪歪斜斜  [ wāi wāi xié xié ]

    释义: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面前摊一本青格子,歪歪斜斜写着草体字的书,书旁边供着一个已出椟的木主。”

  • 21、磕磕绊绊  [ kē kē bàn bàn ]

    释义: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63回:“不多一时,来到跟前,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

  • 22、一片漆黑  [ yī piàn qī hēi ]

    释义:形容非常黑暗。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11章:“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屋里屋外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亮光。”

  • 23、一步三摇  [ yī bù sān yáo ]

    释义: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9回:“嘱咐家丁看门户,他这才一步三摇来到大门。”

  • 24、歪歪倒倒  [ wāi wāi dǎo dǎo ]

    释义:不端正的样子,形容行动不稳的样子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把那些歪歪倒倒的柜子、架子、桌子、椅子都扶了起来。”

  • 25、被发徒跣  [ pī fà tú xiǎn ]

    释义: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形容儿童学走路的词语(1个)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六一儿童节比赛的成语

    宠辱皆忘,欢蹦乱跳,活蹦乱跳,乐不可支,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千里迢迢,人来人往,生气勃勃,手舞足蹈,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洋洋得意,心旷神怡
    阅读:1581次
    2024-06-03 12:15
  • 形容贫困儿童的成语

    不名一钱,赤贫如洗,箪食瓢饮,家贫如洗,家贫亲老,金钗换酒,贫病交加,贫病交迫,穷困潦倒,上雨旁风,绳床瓦灶,瓮牖绳枢,五月粜新谷,一无长物,一贫如洗,踵决肘见,家徒四壁
    阅读:839次
    2024-06-03 12:15
  • 六一儿童节的好的成语

    宠辱皆忘,欢蹦乱跳,活蹦乱跳,乐不可支,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千里迢迢,人来人往,生气勃勃,手舞足蹈,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洋洋得意,心旷神怡
    阅读:4925次
    2024-06-03 12:15
  • 形容今天走路多的成语

    步态蹒跚,步履安详,步履如飞,步履维艰,步履蹒跚,寸步难移,大摇大摆,大步流星,道而不径,跌跌撞撞,东摇西摆,独行踽踽,鹅行鸭步,分花约柳,分花拂柳,风驰电掣,高视阔步,邯郸学步,健步如飞,踉踉跄跄,龙行虎步,蜻蜓点水,三步两脚,珊珊来迟,…
    阅读:3722次
    2024-06-03 12:15
  • 形容儿童很萌的成语

    不好意思,聪明伶俐,肥头大耳,肥头大面,肥头胖耳,虎头虎脑,娇小玲珑,烂熳天真,烂漫天真,剔透玲珑,天真烂漫,天真无邪,天真烂熳,心地善良
    阅读:3726次
    2024-06-03 12:15
  • 儿童描写变色龙的成语

    大惊失色,回嗔作喜,面不改色,见风使舵,专横跋扈
    阅读:1344次
    2024-06-03 12:15
  • 关于特殊儿童的成语

    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匠心独运,惊天动地,举世无双,开天辟地,开山鼻祖,前无古人,石破天惊,一语破的,与众不同,语惊四座,卓尔不群,自出机杼,标新立异,一家之言
    阅读:3608次
    2024-06-03 12:15
  • 描写儿童舞蹈的成语

    穿花蛱蝶,蝶化庄周,蝶化庄生,蝶乱蜂狂,蝶粉蜂黄,能歌善舞,翩翩起舞,手舞足蹈
    阅读:1595次
    2024-06-0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