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3、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4、霸道横行 [ bà dào héng xíng ]
释义: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漕弊》:“及到江南,则玩易官府,欺凌民船,霸道横行,莫敢正视。”
5、称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释义: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出处: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
6、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
7、打躬作揖 [ dǎ gōng zuō yī ]
释义: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8、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释义: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9、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释义: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0、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11、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12、沆瀣一气 [ hàng xiè yī qì ]
释义: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13、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14、横冲直撞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
释义: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15、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6、横行无忌 [ héng xíng wú jì ]
释义:形容反动势力猖狂活动,为所欲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17、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释义: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18、胡作胡为 [ hú zuò hú wéi ]
释义:犹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洪深《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19、胡作乱为 [ hú zuò luàn wéi ]
释义:犹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决不可戏而不戏,胡作乱为。”
20、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
21、老当益壮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释义: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2、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释义: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23、唠唠叨叨 [ lāo lāo dāo dāo ]
释义: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24、轻举妄动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释义: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处:《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25、惹事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26、日暮途远 [ rì mù tú yuǎn ]
释义: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27、惹是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28、舍己救人 [ shě jǐ jiù rén ]
释义: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29、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释义: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30、双管齐下 [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释义: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形容一个人做坏事成语(76个)
••阅读 861
形容一个人做坏事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
白发苍苍,白首之心,宝刀未老,宝刀不老,迟暮之年,垂暮之年,春归人老,返老还童,鹤发童颜,老当益壮,老态龙钟,老而弥坚,老骥伏枥,两鬓如霜,露往霜来,明日黄花,暮去朝来,七老八十,人老珠黄,岁月如流,雪鬓霜鬟,行将就木,精神矍铄
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
爱莫能助,点点滴滴,死皮赖脸,望而却步,心肝宝贝,捷足先登
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
两心相悦,怦然心动,三心二意,无动于衷,心灰意冷,一刀两断,一见倾心,一往情深,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心不在焉
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
半面不忘,背义忘恩,背恩忘义,不忘母训,不忘故旧,宠辱皆忘,出公忘私,疮好忘痛,从流忘反,得兔忘蹄,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鱼忘荃,丢三忘四,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废寝忘餐,负义忘恩,负恩忘义,感遇忘身,公尔忘私,公而忘私,贵人多忘事…
很爱一个人伤感的成语
关怀备至,海誓山盟,情投意合,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嘘寒问暖
愧对一个人内疚的成语
卑陬失色,悔恨交加,立足之地,满面羞愧,面有愧色,无立足之地,羞愧难当,一生愧辱,追悔莫及,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于心不安
爱一个人却不敢说出口的成语
百辞莫辩,无可置辩,有口难言
想拒绝一个人的成语
碍难从命,吃闭门羹,辞富居贫,分甘绝少,拒之门外,拒人于千里之外,拒谏饰非,来者不拒,面目一新,却之不恭,一人耳目,一指蔽目,一新面目,一新耳目,倒打一耙,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