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释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2、秉烛夜游 [ bǐng zhú yè yóu ]
释义: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出处:《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3、灯火辉煌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释义: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4、灯火万家 [ dēng huǒ wàn jiā ]
释义: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5、飞砂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释义: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6、黑灯瞎火 [ hēi dēng xiā huǒ ]
释义: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7、花前月下 [ huā qián yuè xià ]
释义: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8、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释义: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真乃是慌不择路,赶了几日旱路,又搭船走,昏天黑地,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
9、昏天暗地 [ hūn tiān àn dì ]
释义: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同“昏天黑地”。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10、连明彻夜 [ lián míng chè yè ]
释义: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出处:姚雪垠《长夜》二:“离开信阳的时侯,平汉线南段的客车已经不通,所有的车辆都是连明彻夜地运输军队。”
11、连明达夜 [ lián míng dá yè ]
释义: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出处:《解放日报》1944.9.2:“没有鞋面,就把没有缝上袖子的一个袄襟子用了,连明达夜做了一双。”
12、连宵彻曙 [ lián xiāo chè shǔ ]
释义: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宵达旦”。
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下至无赖子弟,投琼赌采,连宵彻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驱不去。”
13、漆黑一团 [ qī hēi yī tuán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14、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释义:指深夜。
出处: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15、万家灯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释义: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16、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释义: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17、乌天黑地 [ wū tiān hēi dì ]
释义: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这等乌天黑地,去那里敲门打户,惊觉他,他又要遁了去。”
18、晓行夜宿 [ xiǎo xíng yè sù ]
释义: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晚宿无辞惮。”
19、夜长梦多 [ yè cháng mèng duō ]
释义: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出处:清·吕留良《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20、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21、一团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22、月黑风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释义: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23、昼警暮巡 [ zhòu jǐng mù xún ]
释义: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出处:宋·戴少平《王荣神道碑》:“公家之事,知无不为,昼警暮巡,考课尤著。”
24、衣宵食旰 [ yī xiāo shí gàn ]
释义: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出处:语出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25、黑天摸地 [ hēi tiān mō dì ]
释义: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
26、及时行乐 [ jí shí xíng lè ]
释义: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27、天昏地暗 [ tiān hūn dì àn ]
释义: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出处: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28、星行夜归 [ xīng xíng yè guī ]
释义: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
出处:《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29、咬牙切齿 [ yǎo yá qiè chǐ ]
释义: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30、夜不闭户 [ yè bù bì hù ]
释义: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出处:《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形容天黑的两个字成语(38个)
••阅读 4643
形容天黑的两个字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话的成语
话不投机,相顾无言,言不谙典,语不投机
说两个人性格不同的成语
大相径庭,毫厘不爽,截然不同,迥乎不同,迥然不同,判然不同,千差万别,天壤之别,天渊之别,一模一样,一路货色,半斤八两
形容两个人误会的成语
不虞之隙,涣如冰释,涣然冰释,涣若冰释,涣若冰消,焕然冰释,涣尔冰开,开云见日,开云见天,明珠按剑,谦恭下士,求其友声,是非口舌,是非曲直,烟消云散,杨虎围匡,以词害意,以辞害意
描写傍晚天黑的成语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日薄崦嵫,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形容一个人晒黑的成语
浑然一体,耐人寻味,融为一体
同样成语比较的两个意思
白日做梦,百读不厌,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持之以恒,痴心妄想,出类拔萃,唾手可得,刺骨悬梁,弹无虚发,倒背如流,滴水成冰,多如牛毛,多此一举,丰姿绰约,风声鹤唳,风姿绰约,俯拾即是,抚掌大笑,福星高照,改天换地,改邪归正,狗仗人势,固执己见,…
写人物皮肤黑的成语
黑不溜秋,面目犁黑,形容憔悴,黑不溜鳅,黑不溜球,黑不楞敦,黑古溜秋
带有朦胧两个字的成语
朦朦胧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