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拨草寻蛇 [ bō cǎo xún shé ]
释义: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2、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释义: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处: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3、别生枝节 [ bié shēng zhī jié ]
释义: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4、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 ]
释义: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5、不厌其繁 [ bù yàn qí fán ]
释义:厌:嫌。不嫌繁杂;不嫌麻烦。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6、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释义: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7、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释义:指灾难深重。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8、横生枝节 [ héng shēng zhī jié ]
释义: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9、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释义: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10、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释义: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11、艰难险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释义: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12、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释义:接连不断。
出处: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13、节外生枝 [ jié wài shēng zhī ]
释义: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出处:宋·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14、解铃还需系铃人 [ jiě líng hái xū jì líng rén ]
释义: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
15、解铃系铃 [ jiě líng jì líng ]
释义: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
16、进退两难 [ jǐn tuì liǎng nán ]
释义: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17、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8、纠缠不清 [ jiū chán bù qīng ]
释义:形容纷乱,理不出头绪。亦指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
出处: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叹道:‘你如今一请就来,往后又是纠缠不清。”
19、解铃还是系铃人 [ 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 ]
释义: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20、解铃还须系铃人 [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
释义: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出处: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21、解铃须用系铃人 [ jiě líng xū yòng xì líng rén ]
释义: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22、苦难深重 [ kǔ nàn shēn zhòng ]
释义: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23、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释义: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24、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释义:形容难办的事。
25、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释义: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26、惹火烧身 [ rě huǒ shāo shēn ]
释义: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27、人怕出名猪怕壮 [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
释义: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俗话儿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28、惹祸招殃 [ rě huò zhāo yāng ]
释义: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29、惹祸招灾 [ rě huò zhāo zāi ]
释义:给自己引来麻烦。
出处:元·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30、惹事招非 [ rě shì zhāo fēi ]
释义: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出处:元·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形容人麻烦的成语(68个)
••阅读 1749
形容人麻烦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解决麻烦的成语
步履艰难,步履维艰,多灾多难,好事多磨,艰难困苦,艰难险阻,接二连三,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苦难深重,难以为继,难如登天,内外交困,骑虎难下,千难万险,险阻艰难,灾难深重,寸步难行,祸不单行,举步维艰
形容帮忙添麻烦的成语
不好意思,横生枝节,画蛇添足,引火烧身,狗尾续貂
形容人事多麻烦的成语
步履艰难,步履维艰,多灾多难,好事多磨,艰难困苦,艰难险阻,接二连三,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苦难深重,难以为继,难如登天,内外交困,骑虎难下,千难万险,险阻艰难,灾难深重,寸步难行,祸不单行,举步维艰
形容麻烦特殊的成语
比物此志,别具一格,出类拔萃,独具匠心,独有千古,独树一帜,独步天下,独辟蹊径,孤标独步,鹤立鸡群,匠心独运,惊天动地,举世无双,开天辟地,开山鼻祖,蚂蚁啃骨头,前无古人,石破天惊,同甘共苦,一语破的,异乎寻常,与众不同,语惊四座,卓尔不群…
形容仍受不了某种麻烦的成语
不胜其烦,怒发冲冠,心乱如麻
形容经常麻烦人的成语
别生枝节,拨草寻蛇,不厌其烦,不厌其繁,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称心如意,痴鼠拖姜,胆小怕事,得意不宜再往,多手多脚,多才为累,疙疙瘩瘩,横生枝节,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系铃,解铃还是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还需系铃人,进退两难,纠缠不清,撩…
形容麻烦别人的成语
节外生枝,无事生非
形容事情很麻烦的成语
备尝艰苦,备尝辛苦,悲天悯人,别生枝节,拨草寻蛇,不厌其烦,不厌其繁,不食周粟,创业维艰,胆小怕事,横生枝节,喉长气短,艰难困苦,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系铃,解铃还是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还需系铃人,惹是招非,惹火烧身,惹祸招殃,惹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