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渡陈仓 [ àn dù chén cāng ]
释义: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出处: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2、暗箭难防 [ àn jiàn nán fáng ]
释义: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3、八字没一撇 [ bā zì méi yī piě ]
释义: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出处:《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4、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释义: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5、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释义: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6、百年树人 [ bǎi nián shù rén ]
释义: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版版六十四 [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释义: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出处: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版版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8、毕其功于一役 [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
释义: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出处:孙中山《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9、禀性难移 [ bǐng xìng nán yí ]
释义:本性难以改变。
出处: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楔子:“想他第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离凤阁近渔矶。”
10、病急乱投医 [ 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
释义: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11、不登大雅之堂 [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
释义: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12、不可同日而语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13、不平则鸣 [ bù píng zé míng ]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14、不足为外人道 [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
释义: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不足与谋 [ bù zú yǔ móu ]
释义: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6、百足之虫 [ bǎi zú zhī chóng ]
释义: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出处: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17、不败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释义: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出处:《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8、不知天高地厚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
释义: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19、不食烟火 [ bù shí yān huǒ ]
释义: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出处:《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20、步步生莲花 [ bù bù shēng lián huā ]
释义: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出处:《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
21、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22、础润而雨 [ chǔ rùn ér yǔ ]
释义: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23、吹灰之力 [ chuī huī zhī lì ]
释义: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24、吹皱一池春水 [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
释义: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5、存十一于千百 [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
释义:指亡多而存少。
出处: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26、从恶如崩 [ cóng è rú bēng ]
释义: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7、东西南北 [ dōng xī nán běi ]
释义: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28、动如脱兔 [ dòng rú tuō tù ]
释义: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9、独木不成林 [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
释义: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30、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释义: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形容变化大而快的四字成语(337个)
••阅读 1564
形容变化大而快的四字词语(6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
轻而易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左萦右拂
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
赤胆忠心,大公无私,捐躯殉国,克己奉公,死得其所,为国捐躯,以身殉职,以身殉国,高风亮节,重于泰山
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明事理,穿云裂石,寂然无声,惊天动地,千千万万,人声鼎沸,身临其境,事半功倍,天震地骇,呜呼哀哉,响彻云表,响彻云际,响彻云霄,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哀天叫地,畅叫扬疾,大仁大义,大包大揽,大吃大喝,大吉大利,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大呼小叫,大哄大嗡,大吹大打,大喊大叫,大喊大吼,大富大贵,大开大合,大彻大悟,大恩大德,大慈大悲,大摇大摆,大是大非,大智大勇,大本大宗,大模大样,大澈大悟,…
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
苍翠欲滴,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绿草如茵,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银装素裹,郁郁葱葱,洁白无瑕
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明事理,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字正腔圆
形容男孩子思维快的成语大全
别具慧眼,冰雪聪明,才高八斗,苍松翠柏,赤诚相待,聪明伶俐,聪明才智,聪明智慧,蠢如鹿豕,道头知尾,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风流潇洒,光明正大,光明磊落,浩然之气,金玉其质,孔武有力,宽宏大量,历精更始,凌云之志,面如冠玉,敏而好学,冥顽不灵,…
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
欢喜冤家,奸夫淫妇,狼狈为奸,露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