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释义: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2、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3、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4、城北徐公 [ chéng běi xǘ gōng ]
释义: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才貌双绝 [ cái mào shuāng jué ]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6、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释义: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7、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8、虎背熊腰 [ hǔ bèi xióng yāo ]
释义: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9、惊才风逸 [ jīng cái fēng yì ]
释义: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10、空洞无物 [ kōng dòng wú wù ]
释义: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11、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释义: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12、牛高马大 [ niú gāo mǎ dà ]
释义: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出处:《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13、翩翩风度 [ piān piān fēng dù ]
释义: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14、品貌非凡 [ pǐn mào fēi fán ]
释义: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
15、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释义: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16、清新俊逸 [ qīng xīn jùn yì ]
释义: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7、轻举妄动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释义: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处:《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18、少年老成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
释义: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19、淑人君子 [ shū rén jūn zǐ ]
释义: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20、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释义: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21、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释义: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22、温良恭俭让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23、温文儒雅 [ wēn wén rú yǎ ]
释义: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24、心宽体胖 [ xīn kuān tǐ pán ]
释义: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25、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26、相貌堂堂 [ xiàng mào táng táng ]
释义: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27、雅人深致 [ yǎ rén shēn zhì ]
释义: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28、言谈举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释义: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清·黄宗羲《陈母沈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29、逸群之才 [ yì qún zhī cái ]
释义: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出处:汉·徐幹《中论·虚道》:“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
30、不同流俗 [ bù tóng liú sú ]
释义: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射义》:“不从流俗。”
形容中年男人精神的成语(45个)
••阅读 1436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斤斤计较的男人的成语
不仁不义,秤斤注两,吹毛求疵,寸利必得,箪豆见色,斗筲之器,斗筲之辈,斗筲之人,恩将仇报,分斤掰两,计较锱铢,斤斤计较,器小易盈,鼠肚鸡肠,谁是谁非,讨价还价,忘恩负义,无关紧要,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争多论少,争长论短,自私自利,…
描写男人坚强的成语
傲然屹立,百折不回,不屈不挠,成仁取义,持之以恒,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从容就义,大智大勇,胆大包天,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背城借一
形容男人说话温和的成语
冬日可爱,冬日夏云,尔雅温文,风华正茂,风度翩翩,好声好气,和和气气,和蔼可亲,和风细雨,和蔼近人,款语温言,文质斌斌,文质彬彬,温文儒雅,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细雨和风,斯斯文文,白面书生,彬彬有礼
说说男人的搞笑成语
别具一格,层出不穷,憨态可掬,憨状可掬,活灵活现,妙语如珠,妙趣横生,饶有风趣,忍俊不禁,声情并茂,谈古论今,谈笑风生,惟妙惟肖
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的成语
冰清玉洁,不同流俗,不恶而严,不欺暗室,不虞之誉,不言而信,补天浴日,草木知威,赤子之心,驰名中外,大义灭亲,大名鼎鼎,德厚流光,放眼世界,风华正茂,风云人物,风流人物,伏龙凤雏,盖世英雄,高山景行,高情远致,大公无私,功标青史,功成名遂,…
表达对男人失望的成语
哀哀欲绝,哀思如潮,黯然失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百爪挠心,悲痛欲绝,缠绵悱恻,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锁眼,愁肠百结,捶胸顿足,大失所望,肝肠寸断,呼天抢地,灰心丧气,泣不成声,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痛定思痛,痛心疾首,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形容医护精神的成语
白衣天使,关怀备至,救死扶伤,临危不惧,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仁心仁术,万众一心,兢兢业业,舍己为人,众志成城
描写枫叶精神的成语
红衰翠减,一叶知秋,枫林尽染,丹枫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