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释义: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2、不堪一击 [ bù kān yī jī ]
释义: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3、繁荣富强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释义: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出处: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4、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释义: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5、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6、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释义: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7、黄人守日 [ huáng rén shǒu rì ]
释义: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8、渴而掘井 [ kě ér jué jǐng ]
释义: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9、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10、身强力壮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释义: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11、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2、手疾眼快 [ shǒu jí yǎn kuài ]
释义:形容机灵敏捷。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13、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释义: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14、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ǐ ]
释义: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15、势不可当 [ shì bù kě dāng ]
释义:当:抵挡。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
16、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8、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释义: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9、百二河山 [ bǎi èr hé shān ]
释义: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20、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释义: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21、龙腾虎跃 [ lóng téng hǔ yuè ]
释义: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22、秋风扫落叶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
释义: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23、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释义: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24、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释义:安定、兴盛的时代。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25、安邦定国 [ ān bāng dìng guó ]
释义: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
26、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释义: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27、焦头烂额 [ jiāo tóu làn é ]
释义: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出处:《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28、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释义: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29、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释义: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出处:《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30、应刃而解 [ yīng rèn ér jiě ]
释义: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出处:梁斌《播火记》:“虽然有好多问题事先没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应刃而解了。”
形容越来强大的成语(31个)
••阅读 3172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改变非常大的4字成语大全
变化多端,变化万端,变化不测,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化无穷,兵无常势,不可胜纪,沧海桑田,重新做人,翻天覆地,改头换面,改过自新,各种各样,刮目相看,焕然一新,今非昔比,面目全非,面目一新,扭转乾坤,判若两人,日新月异,生龙活虎,事过境迁,…
形容房子很高很大的成语大全有
贝阙珠宫,碧瓦朱檐,碧瓦朱甍,层台累榭,层楼叠榭,尺椽片瓦,错落有致,大兴土木,丹楹刻桷,荡为寒烟,殿堂楼阁,雕梁绣柱,雕梁绣户,雕梁画栋,雕栏玉砌,雕阑玉砌,钉头磷磷,断瓦残垣,飞檐反宇,飞阁流丹,富丽堂皇,干云蔽日,高亭大榭,高台厚榭,…
形容汤越来越少的成语大全
从善如流,凤毛麟角,改过不吝,荒无人烟,绝无仅有,量小力微,寥寥可数,寥若晨星,寥寥无几,区区之众,屈指可数,人烟稀少,三三两两,一星半点,一言半语,百里挑一,不可多得
形容树高大的四字成语大全有什么
拔树搜根,拔树撼山,百年树人,百载树人,别树一旗,长久之计,葱葱郁郁,盖地而来,高耸入云,高自标树,高自标置,耕耘树艺,古木参天,撼树蚍蜉,讳树数马,火树银花,火树琪花,积基树本,剑树刀山,江云渭树,枯树逢春,枯树生花,枯树生华,渺无人烟,…
形容事小意大的成语大全
白驹过隙,百花齐放,半丝半缕,半亩方塘,搬斤播两,褒采一介,鄙薄之志,变化多端,摽末之功,伯仲叔季,擘两分星,播糠眯目,渤澥桑田,薄技在身,薄物细故,不失毫厘,不存芥蒂,不差累黍,不遗毫发,不遗寸长,才疏意广,才疏志大,蚕食鲸吞,沧海一粟,…
形容水浪气势大的成语大全有什么
白浪掀天,波涛汹涌,波路壮阔,成千上万,地动山摇,风云变色,风急浪高,浩浩荡荡,回山倒海,惊涛骇浪,排山倒海,拍案惊奇,扑天盖地,铺天盖地,气吞湖海,气壮山河,气贯长虹,声势浩大,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投鞭断流,无边无际
形容一个人独大的成语大全
傲睨万物,霸道横行,白虹贯日,包羞忍耻,暴厉恣睢,壁立千仞,笔下超生,并容徧覆,不存芥蒂,财大气粗,藏污纳垢,出类拔萃,川泽纳污,摧枯拉朽,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大度包容,大气磅礴,达人知命,达士通人,胆大包天,顶天立地,东床快婿,独一无二,…
形容人多或水势广大的样子成语大全
波涛汹涌,波涛滚滚,波路壮阔,浩浩汤汤,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无边无际,波峰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