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人不急躁啥成语(34个)

  • 1、不疾不徐  [ bù jí bù xú ]

    释义: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出处: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 2、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释义: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 ,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 3、车殆马烦  [ chē dài mǎ fán ]

    释义: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 4、撮盐入火  [ cuō yán rù huǒ ]

    释义: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 5、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6、火烧火燎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释义: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出处: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 7、疾言遽色  [ jí yán jù sè ]

    释义: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8、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9、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10、平心静气  [ píng xīn jìng qì ]

    释义: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11、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释义: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 12、热锅上的蚂蚁  [ rè guō shàng de mǎ yǐ ]

    释义: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 13、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释义: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14、心烦意乱  [ xīn fán yì luàn ]

    释义: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15、心浮气躁  [ xīn fú qì zào ]

    释义: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 16、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ǎo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 17、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 18、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释义: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 19、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释义: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20、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21、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释义: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22、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释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 23、坐卧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释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 24、谆谆教导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释义: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25、不厌其烦  [ bù yàn qí fán ]

    释义:厌:嫌。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 26、粗心浮气  [ cū xīn fú qì ]

    释义: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卷四:“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

  • 27、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释义: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 28、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 29、焦头烂额  [ jiāo tóu làn é ]

    释义: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出处:《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30、心平气和  [ xīn píng qì hé ]

    释义: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夸别人不断努力的成语

    持之以恒,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发愤忘食,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攻苦食淡,鸡鸣而起,将勤补拙,埋头苦干,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勤能补拙,勤学苦练,勤学好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夙兴夜寐,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业精于勤,引锥刺股,…
    阅读:1859次
    2024-06-22 04:00
  • 做人不忘本的好成语

    理所当然,炎黄子孙,饮水思源
    阅读:3615次
    2024-06-22 04:00
  • 形容男人不体贴的成语

    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相夫教子
    阅读:2947次
    2024-06-22 04:00
  • 劝人不要起歹心的成语

    教导有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谆谆教导,谆谆告诫,诲人不倦
    阅读:1901次
    2024-06-22 04:00
  • 女人不想理你的成语

    不理不睬,置之不理
    阅读:2711次
    2024-06-22 04:00
  • 形容老人不懂事的成语

    不务正业,不经世故,诡计多端,酒色财气,毛羽未丰,旁门左道,气急败坏,乳臭未干,少不更事,少不经事,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心浮气躁,新学小生,胆大妄为,白面书生
    阅读:1737次
    2024-06-22 04:00
  • 夸一女人不老的成语

    闭月羞花,出水芙蓉,楚楚动人,独一无二,芙蓉出水,花容月貌,剪草除根,绝代佳人,君子好逑,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花似月,窈窕淑女,衣裳楚楚
    阅读:4522次
    2024-06-22 04:00
  • 描写人不胖不瘦的成语

    环肥燕瘦
    阅读:1607次
    2024-06-22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