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得已而为之 [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
释义: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2、不了了之 [ bù liǎo liǎo zhī ]
释义: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出处: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
3、吹气胜兰 [ chuī qì shèng lán ]
释义: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4、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释义: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5、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6、笃而论之 [ dǔ ér lùn zhī ]
释义: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出处: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7、反其道而行之 [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
释义: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8、感慨系之 [ gǎn kǎi xì zhī ]
释义: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出处: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9、高山仰之 [ gāo shān yǎng zhī ]
释义: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处:《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10、好自为之 [ hǎo zì wéi zhī ]
释义:
hào zì wéi zhī
解释:为:干,做。喜欢自己亲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hǎo zì wéi zhī
解释:劝别人或自勉要好好地活下去或干下去。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五·四奇人合传》:“此时正大丈夫建功立业之秋,原勿以儿女子为念。行矣李君,好自为之。”出处: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至于四川的革命事情,还望四川同志好自为之。”
11、兼而有之 [ jiān ér yǒu zhī ]
释义: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出处:《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12、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3、久而久之 [ jiǔ ér jiǔ zhī ]
释义: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14、计无复之 [ jì wú fù zhī ]
释义: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15、空谷幽兰 [ kōng gǔ yōu lán ]
释义: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16、困而学之 [ kùn ér xué zhī ]
释义: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7、明鼓而攻之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释义: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8、默而识之 [ mò ér shí zhī ]
释义: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19、鸣鼓而攻 [ míng gǔ ér gōng ]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0、男欢女爱 [ nán huān nǚ ài ]
释义:男女亲昵欢爱之词。
出处:晋·陆机《塘上行》:“男懽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21、偶一为之 [ ǒu yī wéi zhī ]
释义: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22、披榛采兰 [ pī zhēn cǎi lán ]
释义: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23、品而第之 [ pǐn ér dì zhī ]
释义: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
24、契若金兰 [ qì ruò jīn lán ]
释义: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5、人人得而诛之 [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
释义: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出处:《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26、生而知之 [ shēng ér zhī zhī ]
释义: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7、神而明之 [ shén ér míng zhī ]
释义: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出处:《周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28、是非之心 [ shì fēi zhī xīn ]
释义: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9、思所逐之 [ sī suǒ zhú zhī ]
释义:盘算着如何驱赶他们。
30、推而广之 [ tuī ér guǎng zhī ]
释义: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最后一个字是爱的成语(101个)
••阅读 1758
最后一个字是爱的词语(7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
白发苍苍,白首之心,宝刀未老,宝刀不老,迟暮之年,垂暮之年,春归人老,返老还童,鹤发童颜,老当益壮,老态龙钟,老而弥坚,老骥伏枥,两鬓如霜,露往霜来,明日黄花,暮去朝来,七老八十,人老珠黄,岁月如流,雪鬓霜鬟,行将就木,精神矍铄
求描写美女可爱的成语
闭月羞花,鬓乱钗横,冰肌雪肤,冰肌玉骨,冰清玉洁,冰雪聪明,步步莲花,沉鱼落雁,聪明伶俐,愁眉啼妆,出水芙蓉,楚楚动人,楚楚可怜,楚楚可爱,吹气胜兰,春山八字,绰约多姿,大家闺秀,待字闺中,淡扫蛾眉,豆蔻年华,婀娜多姿,蛾眉皓齿,二八佳人,…
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
爱莫能助,点点滴滴,死皮赖脸,望而却步,心肝宝贝,捷足先登
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
两心相悦,怦然心动,三心二意,无动于衷,心灰意冷,一刀两断,一见倾心,一往情深,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心不在焉
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
半面不忘,背义忘恩,背恩忘义,不忘母训,不忘故旧,宠辱皆忘,出公忘私,疮好忘痛,从流忘反,得兔忘蹄,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鱼忘荃,丢三忘四,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废寝忘餐,负义忘恩,负恩忘义,感遇忘身,公尔忘私,公而忘私,贵人多忘事…
赞美一个饭店的成语
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来人往,座无虚席,高朋满座
很爱一个人伤感的成语
关怀备至,海誓山盟,情投意合,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嘘寒问暖
愧对一个人内疚的成语
卑陬失色,悔恨交加,立足之地,满面羞愧,面有愧色,无立足之地,羞愧难当,一生愧辱,追悔莫及,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于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