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兵必胜 [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4、吊民伐罪 [ diào mín fá zuì ]
释义: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5、攻其无备 [ gōng qí wú bèi ]
释义: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6、骄兵必败 [ jiāo bīng bì bài ]
释义: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出处:《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7、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释义: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8、仁义之兵 [ rén yì zhī bīng ]
释义: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9、仁义之师 [ rén yì zhī shī ]
释义: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10、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释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11、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12、上兵伐谋 [ shàng bīng fá móu ]
释义: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3、投鞭断流 [ tóu biān duàn liú ]
释义: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14、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15、席地而坐 [ xí dì ér zuò ]
释义:泛指在地上坐。
出处:《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16、以弱胜强 [ yǐ ruò shèng qiáng ]
释义: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
出处: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17、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释义: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18、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19、高朋满座 [ gāo péng mǎn zuò ]
释义: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0、一坐尽惊 [ yī zuò jìn jīng ]
释义:指满座皆惊服。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21、不拘小节 [ bù jū xiǎo jié ]
释义: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22、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3、风声鹤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释义: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4、以少胜多 [ yǐ shǎo shèng duō ]
释义: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25、周瑜打黄盖 [ 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 ]
释义:两相情愿
出处: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28、兰友瓜戚 [ lán yǒu guā qī ]
释义:兰友:意气相投的好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密切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与官渡之战有关的成语(29个)
••阅读 3149
与官渡之战有关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关赤壁之战的成语
宝刀未老,抱恨终天,兵精粮足,伯仲之间,不出所料,不好意思,不知所云,不计其数,不败之地,才高八斗,草船借箭,乘虚而入,乘虚迭出,诚心诚意,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单刀赴会,旦夕之危,荡气回肠,倒悬之急,得意忘形,敌众我寡,调兵遣将,鼎足三分,…
赤壁之战中的成语
兵精粮足,伯仲之间,不出所料,不知所云,不计其数,才高八斗,草船借箭,乘虚而入,乘虚迭出,诚心诚意,出言不逊,初出茅庐,旦夕之危,荡气回肠,倒悬之急,得意忘形,敌众我寡,调兵遣将,鼎足三分,丢盔弃甲,抚掌大笑,感心动耳,刮目相待,呼风唤雨,…
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
安营扎寨,按捺不住,兵多将广,不以为然,不可胜计,不计其数,不露声色,藏器待时,草行露宿,长江天险,出师不利,大惊失色,大获全胜,敌众我寡,丢盔弃甲,丢盔卸甲,儿女英雄,风吹草动,风声鹤唳,功败垂成,故作镇静,浩浩荡荡,鹤唳风声,岌岌可危,…
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成语
百战不殆,兵精粮足,伯仲之间,不出所料,不知所云,不计其数,不败之地,才高八斗,草船借箭,乘虚而入,乘虚迭出,诚心诚意,出言不逊,初出茅庐,旦夕之危,荡气回肠,倒悬之急,得意忘形,敌众我寡,调兵遣将,鼎足三分,丢盔弃甲,抚掌大笑,感心动耳,…
长平之战的成语典故
华而不实,画饼充饥,天下无敌,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出自巨鹿之战的成语
暗渡陈仓,黯晦消沉,半壁山河,笔下超生,笔底超生,惨绝人寰,残缺不全,草船借箭,此起彼落,饿殍遍野,反脸无情,翻然改进,翻脸不认人,分一杯羹,风云突变,风声鹤唳,汗流浃背,化零为整,艰苦奋斗,艰难困苦,接连不断,揭竿而起,老马识途,木牛流马…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安营扎寨,按捺不住,兵多将广,不以为然,不计其数,不露声色,藏器待时,长江天险,出师不利,大获全胜,丢盔弃甲,儿女英雄,风吹草动,风声鹤唳,功败垂成,浩浩荡荡,岌岌可危,惊恐万状,惊慌失措,脍炙人口,溃不成军,踉踉跄跄,满山遍野,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