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释义: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2、大发慈悲 [ dà fā cí bēi ]
释义: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3、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释义: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4、扶倾济弱 [ fú qīng jì ruò ]
释义: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5、扶危济急 [ fú wēi jì jí ]
释义: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6、改恶行善 [ gǎi è xíng shàn ]
释义: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7、积善成德 [ jī shàn chéng dé ]
释义: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善有善报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释义: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送佛送到西 [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
释义: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10、弃恶从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释义: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11、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释义: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12、乐善不倦 [ lè shàn bù juàn ]
释义:乐于坚持做好事。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13、送佛送到西天 [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 ]
释义: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14、济弱扶危 [ jì ruò fú wēi ]
释义: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形容表面做好事的成语智能推荐
- 大发慈悲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 改恶行善 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 事过情迁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 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 衣架饭囊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 做好做恶 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 乐善不倦 乐于坚持做好事。
- 衣架饭袋 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事的人
- 一语成戳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说出一件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偏偏发生了 也可以理解为“乌鸦嘴” 同 一语成谶(chèn) 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
- 表面光 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