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眼相看 [ bái yǎn xiāng kàn ]
释义: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2、必恭必敬 [ bì gōng bì jìng ]
释义: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3、毕恭毕敬 [ bì gōng bì jìng ]
释义: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4、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释义: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5、不成体统 [ bù chéng tǐ tǒng ]
释义: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6、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7、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8、不破不立 [ bù può bù lì ]
释义: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9、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释义: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10、不愧不怍 [ bù kuì bù zuò ]
释义: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11、不磷不缁 [ bù lín bù zī ]
释义: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出处: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12、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13、出言不逊 [ chū yán bù xùn ]
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14、出言无状 [ chū yán wú zhuàng ]
释义: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15、以礼相待 [ yǐ lǐ xiāng dài ]
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16、达官贵人 [ dá guān guì rén ]
释义: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17、打躬作揖 [ dǎ gōng zuō yī ]
释义: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19、低首下心 [ dī shǒu xià xīn ]
释义: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唐·韩愈《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20、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21、高傲自大 [ gāo ào zì dà ]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22、恭而有礼 [ gōng ér yǒu lǐ ]
释义: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3、好好先生 [ hǎo hǎo xiān shēng ]
释义: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
24、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释义: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25、戒骄戒躁 [ jiè jiāo jiè zào ]
释义: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26、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释义: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27、敬贤爱士 [ jìng xián ài shì ]
释义: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28、口无择言 [ kǒu wú zé yán ]
释义: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出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29、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30、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形容处事有礼貌的成语(115个)
••阅读 1415
形容处事有礼貌的词语(10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对没有礼貌的人的成语
爱理不理,爱答不理,敞胸露怀,丑态百出,出言不逊,出言无状,放饭流歠,高傲自大,倨傲无礼,落落大方,裸裎袒裼,蛮横无理,没上没下,豕交兽畜,袒胸露臂,袒裼裸裎,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野调无腔,彬彬有礼
讽刺不懂待人处事虚伪的成语
表里不一,道貌岸然,佛口蛇心,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趋炎附势,甜言蜜语,笑里藏刀,心口不一,虚情假意,阳奉阴违,贪慕虚荣
形容处事谨慎的成语
不苟言笑,粗心大意,滴水不漏,防意如城,奉命唯谨,瓜田李下,谨慎从事,谨小慎微,谨慎小心,谨言慎行,谨谨慎慎,蹑手蹑脚,轻举妄动,轻手轻脚,人言可畏,如履薄冰,慎终如初,守口如瓶,翼翼小心,战战兢兢,粗枝大叶,小心谨慎,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形容对方说话有礼貌的成语
爱理不理,爱答不理,白眼相看,彬彬文质,不屑一顾,不矜不伐,不骄不躁,敞胸露怀,诚心敬意,出言不逊,出言无状,达官贵人,放饭流歠,父慈子孝,高傲自大,恭恭敬敬,恭而有礼,戒骄戒躁,竭诚相待,敬贤礼士,倨傲无礼,克恭克顺,客客气气,抠衣趋隅,…
形容处事风格好的成语
不偏不倚,风平浪静,简要清通,谨重严毅,敬终慎始,平波缓进,问心无愧,无偏无党,仰不愧天,择地而蹈,宅心忠厚,宅心仁厚,中立不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小心谨慎
形容一个人处事风格的成语
幡然悔悟,刮目相看,迷途知返,时来运转
形容人会处事的成语
避凶趋吉,不足之处,国家大事,空前绝后,南辕北辙,逆来顺受,涅而不缁,牛刀割鸡,牛鼎烹鸡,抛砖引玉,匹夫有责,披麻救火,偏听偏信,平流缓进,泼油救火,破旧立新,破罐破摔,裒多益寡,剖腹藏珠,七拼八凑,奇耻大辱,弃之敝屣,弃短就长,弃若敝屣,…
形容小孩子有礼貌的成语
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愧不怍,不矜不伐,不磷不缁,不破不立,不骄不躁,程门立雪,诚心诚意,丑态百出,出言不逊,大雪纷飞,打躬作揖,倒屣相迎,低首下心,父慈子孝,好好先生,和颜悦色,骄傲自大,戒骄戒躁,竭诚以待,竭诚相待,敬贤礼士,…